秉承“立德树人、产教融合、应用为先”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声誉卓著的一流应用型大学,是攀枝花学院长期以来赓续传承的办学传统和追求。学校着眼校城全域化合作,着力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通“政产学研转创用”一体化育人“堵点”,促进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与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施教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三提升”。 校企联合共建“67111”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与质量再提升。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紧跟科技创新步伐与产业前沿技术,着眼校城全域化合作,以更新教学内容为着力点,学校与企业共同探索构建形成了“67111”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学校强化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材建设、课程建设与实践、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招生就业、科学研究6个方面的深度融合;学校加强与企业在经费争取、项目申报、团队建设、平台建设,专利授权、奖励申报、成果转化与应用7个方面的全面合作;学校要求每名博士每年必须到相关企业进行至少一个月的驻点工作,强化博士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67111”模式的构建,推动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学校积极推进“五个一”工程,即每个学科至少与1个行业合作、每个专业集群至少与1个产业合作、每个专业至少与1个企业合作、每个专业至少培养学生1种职业技能、每门课程至少培养学生1项实用技术。学校与240余家企业签订实习实训基地共建、技术联合攻关合作协议,建成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4个典型案例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构建形成“专业—技术—产业”双循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社会评价度、学校声誉持续走高。 探索“1+1+N”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施教能力再提升。坚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纽带,围绕产业变革的新要求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学校积极推行企业与学校人才队伍的双向流动,探索“1+1+N”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采取“走出去”举措,大力开展教师实践能力(行业背景)培养项目,着重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挂职、实践、创业等形式,选派大批年轻教师到企事业单位锻炼,到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访学,联合地方实力企业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为科研领军人才培养搭建平台、提供条件。实施“请进来”策略,完善行业导师入校机制,壮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双导师”队伍。围绕先进材料、阳光康养、清洁能源等重点产业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参与教学,完善以实践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高层次人才工作考核体系,激发具有行业背景的人才在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的引领作用。秉持“开放性”格局,打通校地企合作通道,建立多维度教师人才联合体。构建任务型、合作型、服务型的教师发展创新联合体,建立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为牵引的协同创新联合体,推动校地企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共享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推动实现资源开放共享、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协同发展格局。 重构应用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新体系,实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再提升。突出以服务地方为宗旨,以科技创新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学校立足区域科技创新重要阵地的战略定位,聚焦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围绕产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快发展区域新质生产力。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发展布局,以科技创新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深耕“钒钛+”“康养+”“共富+”,加强与区域产业集群的紧密对接,积极打造钒钛材料、康养产业研究领域四川省第一方阵,组建协同创新团队、“卡脖子”技术攻关团队,组建各领域专家服务团队,加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指导服务。多举措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驱动产业技术革新。充分发挥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励作用,建立健全科技人员收入与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职务科技成果归属机制,赋予科技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建立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在使用处置、价值评估、作价入股、企业创办等方面,形成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实施细则。以产业需求引领技术研发,创新形成“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王兵 蒋燕 寇尚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