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6 星期五
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以奋进之笔书写区域教育新篇章
  2024年11月15日,在光明区初中美术“绿色优质课堂”的研讨环节,光明区教科院中小学美术教研员冯英杰和罗湖区教科院美术教研员王婧就思维课堂创建展开区际对话。

  绿色象征着生机勃勃、茁壮成长的生命活力。“‘绿色优质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每个孩子的生命价值,注重智慧与效率的结合,旨在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光明区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杨娜老师在2024年光明区小学语文“绿色优质课堂”教学交流活动中说。活动中,执教老师聚焦思维发展,以诗歌教育为育人着力点,通过一系列情境任务的设计,引导学生阅读一首诗、了解一位诗人、探索一个时代,实现了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文化的传承。

  这样的思维课堂正逐渐成为光明校园的常态。成立五年来,光明区教科院锚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目标,不断夯实课堂主阵地,深入推进教学方式变革,在教学研究、教师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书写了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党建引领

  夯实教研科研队伍根基

  光明区教科院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建+业务”同频共振,以高质量党建为教育发展蓄势赋能。

  2024年,光明区教科院党支部以联动高校的方式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汲取“红色动能”。全体党员及教研员分批次走进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技术大学、深圳大学,深入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新质生产力与教育战略转型等专题党课,与肇庆学院联合申报并获批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推动光明区教科研工作创新发展。

  如何将党建与学科课堂紧密融合?2022年起,光明区教科院党支部开始探索“党建+学科”主题党课模式,党员轮流开发具有学科特色的系列党课,将党的红色基因与学科教学研究有机结合,并相继联合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光明凤凰学校党支部、光明区教科院附属幼教集团党支部开展党建交流活动,把“红色党课”讲到教学一线。

  在这些“沉浸式”党建行动引领下,光明区教科院结合区情、教情、学情,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创设了一套党建与教科研双融双促的“光明模式”,打造了一支信仰坚定、战斗力强、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研员队伍。

  聚焦课堂

  推动教学方式深度变革

  教材是课堂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对教材分析得越深入,就越能精准地把握教学的核心。光明区教科院采用专题讲解、互动研讨、模拟教学等方式,由教研员带领学科教师进行小组式、互动式、探讨式的教材研读和集体备课,帮助教师理解新教材新课标背后的教育理念,从而设计出更加贴合学生实际、富有启发性的课堂。

  2024年11月5日至19日,光明区教科院启动了义务教育阶段“绿色优质课堂”教学交流活动,开设了覆盖23个学科段的46节公开课和23个专题讲座,探索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思维课堂,推广绿色高效教学方式。光明教师和区外名师同台交流,让光明教师在向外学习的同时也向内成长。

  光明区教科院面向全区各中小学常态化实施“问题前置式”集体视导活动,为课堂教学“精准把脉”,五年来共开展集体教学视导、问卷调查百余次,听课2000余节,学科反馈上千场,为教师课堂教学观念、模式、方式的创新优化提供指导。

  近几年,光明区教科院纵深推进教与学方式变革,光明课堂不断焕发新活力。探索大单元教学,有机融入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出台项目式学习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培训—实践—展示交流—改进”四环节闭环培养体系,评选17所项目式学习实验校。研制《光明区义务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遴选54名种子教师、11所基地学校,评选88个优秀案例,有力助推课堂教学走向课堂育人。

  智慧教育也是光明区教科院课堂增效提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依托光明区未来教育研究中心、16所未来教育试点校(园)和7个未来教育优秀项目,推动基础教育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课堂,在全区40所学校、16个学科创建20多类研课活动,形成684份课堂分析报告,遴选出优秀课例60节。

  在这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光明区积累的好课资源越来越丰富。光明区教科院顺势搭建“万节名课”平台,从区级层面对好课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归类,如今,“万节名课”收录课程6690节,教师学习成长“资源宝库”已然形成。教师“讲好课”的动力也显著增强,在2024年广东省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中,光明区共有17节课入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聚焦教师

  牵引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光明区教科院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优化顶层设计,按照“覆盖全员、突出骨干、分类培养、示范引领、改革创新”的原则,构建起“新教师—教坛新秀—教学骨干—名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名家”层层递进培养体系,开展分类分层分岗系列培训,5年来累计举办培训3255场,惠及37.4万人次。

  光明区教科院搭建区—校(园)—课题组三级科研管理体系,形成优质均衡的教科研服务体系,赋能教师成长。成立5年来,光明区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4次重大飞跃,填补了光明区建区以来无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无省级教科研成果奖的历史空白,连年刷新在市级教科研领域的获奖纪录,2023年更是实现了光明区学前教育市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

  “五育”并举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光明区教科院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坚定“五育”并举实施路径,推动“每周半天计划”落地光明,让每名学生都能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在“五育”方面,光明区教科院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遴选出“100堂思政精品示范课”,建设“大德育”生态;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基础,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加强家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办好家庭教育宣传周。成立光明少年文学院,连续5年举办“书香·光明”阅读节,在全区中小学营造文学育人氛围。全面实施美育浸润行动,开辟出一条课题、科组、品牌活动协调发展的光明美育发展路径。《光明区学校体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顺势而为,强化体育教学和课外训练体系,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为学生成长带来更多可能。整体设计并实施“从农场到科学城”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统整项目,落实“一校一清单”,强化劳动育人成效。

  品牌建设

  “双区”建设和谐发展

  光明区教科院充分利用区内科技资源和生态资源集聚优势,积极建设科技创新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双示范区”。

  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成立光明少年科学院,构建“科学—科普—科创—科学院”科学教育体系,打造37个校外实践基地。近年来,统筹开发区级课程2门,组织研发基地课程40门,支持开发校本课程20门,收集基地课程102门。光明区科普学分制试点被认定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首批典型案例,光明区获评广东省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区。2024年11月17日,深圳学生创客节(2024)暨第40届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在光明区盛大举办,线上线下参加人数超15.5万人次。

  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光明区教科院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培育出30所特色学校,建设了7个实践基地,定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大讲堂和中小学生“生态文明宣讲团”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活动,逐渐形成富有光明特色的自然生态教育活动品牌。

  5年间,“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第二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工信部门、国家教育部门‘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等纷纷“落户”光明。回望5年,每一项创新与改革都是新时代区域教科研奋进之笔的缩影,彰显了光明区在教育领域的雄心壮志。展望未来,光明区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深化教育改革,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科技,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双重提升,为培养更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温燕姿 刘懿 陈岱灵)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07以奋进之笔书写区域教育新篇章 温燕姿 刘懿 陈岱灵2024-12-06 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2 2024年12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