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校企党建联建会议在宁波慈溪智慧谷产业园区召开,来自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们和企业一起围绕工匠培养主题展开讨论,计划以党建为引领,传承工匠精神。像这样校企合作的场景,在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慈溪智慧谷”微学院成立后随处可见。以“跨界、融合、创新”为核心的微学院,是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一体、两翼、多点”办学格局的生动体现。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14年的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作为一所拥有110年办学历史的学校,长期深耕宁波,深入产业集群办学,形成了以宁波海曙校区为本部,宁海、慈溪校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办学格局。2024年召开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委进一步将办学格局拓展深化为“一体、两翼、多点”,将产教融合的“毛细血管”延伸到行业前沿。 下沉县域办学 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办学以来,面对办学空间受限、产教融合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等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着眼浙江块状经济、产业县域集聚特色,推进“下移”战略,主动对接县(市)域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与当地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协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 2024年6月,宁海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该共同体是由宁海县政府部门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发起,相关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的新型县校合作模式。共同体围绕“文化+健康”“光伏+储能”“模具+新能源汽配”等宁海主导产业需求,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产业结构相匹配的技能人才培育体系,打造“中高职融通+产科教融汇”的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 早在2004年,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就主动与宁海县政府部门合作,共建宁海产学研基地(宁海学院)。 “在县校合作办学实践中,建构了多方联动的校地协同模式,形成了‘三融三创三促’发展路径,即将学院专业布局融入当地产业,创新‘政校行企协’合作机制,促进专业结构和县域产业结构匹配;人才培养制定融合岗位标准,创建校企协同育人路径,促进专业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对接;德技养成融合职场环境,创设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协同生态,促进县域企业就业吸引力和学生本地就业意愿双提升。”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张启富说,“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契合企业所需、地方所用。对于学校而言,亦是有效降低了办学成本,提高了办学绩效。” 2012年,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主动对接中国家电之都——慈溪,与慈溪市政府部门合作建设慈溪产学研基地。2016年校地共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慈溪学院。由此,“三融三创三促”校地协同育人实践,从“试点示范”延伸到“面上推广”阶段,合作范围逐步由产业链单个环节拓展到全产业链,人才培养由单纯“育人”到集“育人、用人、留人”于一体,确保行业企业获得充足的后备人力资源、强有力的科技服务支持和可持续发展动能。 两大现代产业学院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近3年来,学校专业教师团队为包括宁海、慈溪等地的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服务477项,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并授权发明专利59项,师生专利成果转化30项;培训两地在岗员工31768人次,完成技能鉴定2373人次。两大学院已然成为助力地方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深化产教融合 共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在宁海、留在宁海,才成就了今天的我!”在2024年11月初举行的建校110周年校庆活动中,毕业生陈真讲述了自己进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海学院学习,从“不清楚何谓模具”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研发工程师,进而成为“宁波市高级人才”“浙江青年工匠”“浙江工匠”的亲身经历。 经过多年探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把宁海学院、慈溪学院打造成了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学院,培养了近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获得国际工业设计红点奖的杨帆、张浩,被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聘为设计研究人员的胡涛涛……众多学子依托校内教学工厂、国家级别协同创新中心、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省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平台,体悟、践行工匠精神,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练就了过硬的技能本领。 近年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利用离县域产业近、技术近、岗位近、生产近的优势,形成了契合县域制造业发展实际的教学改革路径,促成了“专产对接”“能岗匹配”“留县就创”的良性循环。“政校企+”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强化企业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企业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将优势产业资源全面融入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协同重构课程体系,持续更新育人标准,强化新技术和新岗位对课程体系与内容的融入。 对于高水平的高等职业教育下沉县域,高度重视人才引育留用的宁海县、慈溪市政府部门也分别给予了大力支持。近年来,宁海县累计投入5000万元用于宁海学院建设,并提供46套住房用于人才安置,慈溪市则投入1.78亿元资金建设慈溪学院新校区(学院总建筑面积为13.4万平方米),两地教育部门还主动搭建平台、引入资源,协调解决办学过程中的难点、痛点。 基于多方的共同努力,在跨界融合打造区域中高职一体化样板中,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走出了一条颇有特色之路。慈溪学院与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同在一个校区办学,形成了一体化校园管理、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培养方案、一体化课程标准以及一体化的评价体系,通过职业能力分析、专业教学标准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内容分析等,重构了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如今“慈溪学院一体化培养模式”已推行到慈溪市域内所有中职学校,涉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电子、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等15个专业。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市校双方正在进一步畅通中职学生升学渠道。对慈溪学生而言,“进南门(指行知职高)是中学生,出北门时(指慈溪学院)是大学毕业生”已然成为现实。 2016年以来,宁海学院、慈溪学院两大特色学院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升,专业对口率超80%,1841名毕业生留在宁海和慈溪就业,有效助力当地县域产业集群发展。 拓展校地合作 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宁海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上,宁波华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资1000万元,用于和浙江省模具协会、宁海县模具行业协会、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的混合所有制模具产业学院建设。这背后,是校企合作的生动实践。 宁波华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见证了宁海学院的建设发展。该企业2010年通过引厂入校模式与学院合作共建模具教学工厂,2014年捐资1000万元校企共建精密模具研发中心(现为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在模塑制品表面装饰与智能成型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其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5000万元增长至如今的6亿元。 近年来,“三融三创三促”多方联动的校地协同办学模式效能越发凸显,并与当地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明确“一体、两翼、多点”办学格局后,学校着力于将专业布点到产业园区、服务分布到乡村社区,加快形成扎根一线的多点网状布局。 在此背景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首个微学院——“乡村振兴”微学院于2024年9月29日在宁波市江北区成立。微学院成立后,校地合作的内容以产学研一体的形式推进,覆盖党的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重点扶持数字农业、农产品电商、新型生产模式、农创客和乡村新业态培育,实现多方互利共赢,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微学院进入到行业的前沿去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背后有产业学院的支撑,乃至整个学校的资源支持。”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史习明说,接下来,各二级学院将结合本学院专业和人才培养的特点、特长与特色,进一步加快微学院的建设,切实把“多点”办学格局落到实处,做到串“点”成“线”、由“线”及“面”,真正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在“乡村振兴”微学院成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慈溪智慧谷”微学院成立。在这个集聚了170余家企业的产业园区成立微学院,为学校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智能制造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支点。微学院成立后,发布了校企党建联建单位、现代学徒制培养基地、智能家电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6个合作项目。与此同时,慈溪学院邬琦姝数字媒体技术国家级别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王亮全国技能大师工作室、叶华杰省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5个工作室同步入驻。 “我们日前参加了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招聘会,正在梳理学生简历,物色合适人选。”宁波好为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是慈溪智慧谷产业园区的一家企业,该公司总经理鲁振隆介绍,微学院成立后,企业与学校的联系更紧密了,此前他已为慈溪学院学生授课,增强双方的互动和交流。未来,企业将对学校学生开放实习岗位,开展精细化培养,并积极留用合适的毕业生。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始终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史习明说,“我们将继续携手各方,深入县域办学,精准服务产业,拓展深化‘一体、两翼、多点’办学格局,奋力办好新时代高职教育,努力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高职强校,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姚敏明 周井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