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8 星期四
北方工业大学信息学院
强化课程思政建设 提升人才培养实效

  北方工业大学信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工作要求,探索工科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将学生技术能力培养与非技术素养提升协同推进,努力培养出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学院各专业积极对标《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12条毕业要求,尤其针对其中“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3个方面的“非技术素养”要求,强化系统设计,先后有3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学院通过课程思政顶层设计、教学过程融合、人员多方联动等形式,逐渐形成了课程思政目标清晰、内容翔实和载体明确的工作格局,提升了人才培养实效。

  素养培养与《纲要》相匹配,强化顶层设计,凝聚课程思政建设共识

  学院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非技术素养”方面的毕业要求,组建课程思政工作组(包括学院领导、系主任、专业责任教授、党支部书记、教学名师等),对标《纲要》建设目标内容,研讨课程思政目标任务、凝练课程思政案例与工作方法,在学院范围内形成了积极热烈的课程思政探索氛围。工作组在充分把握《纲要》中对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所提出的“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要求的基础上,深入融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3个“非技术素养”培养标准,梳理、确定了面向信息类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该体系包括“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树立法治观念、强化工程伦理意识、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与科学精神”四大主题,以及“通过世情、国情、民情增强‘三个认同’和坚定‘四个自信’,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工程哲学思维,敬业守信、无私奉献的职业品格和习惯,公平竞争、保护隐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工程伦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10个思政基本点。学院各专业分别针对上述思政主题和基本点梳理出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政要素“网络”,为推进课程思政全覆盖提供了明确指引。

  授业与铸魂相融合,深入专业课堂,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学院积极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形成了“三结合”的课程思政建设新模式,即:结合工程技术中的辩证法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工程技术发展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结合工程技术应用对学生进行工程伦理教育。与此同时,通过“讲”“享”“研”三个维度开展专业教学,形成了课程思政的“三抓手”。通过教师有针对性地“讲”授专业知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通过教师与学生分“享”自己从事专业科研工作经历,与学生共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组织学生分组专题“研”讨,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工程师精神、工程师伦理与工程师职业规范,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素养。为了解决思政教育效果评价问题,学院将学生个体思政教育效果评价与群体培养效果评估有机融合,并以大数据辅助的方式做好思政教育效果评价,实现课程思政效果的正反馈。

  课内与课外相协调,多方合力联动,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学院除了重视“第一课堂”育人功能,还通过搭建“纽扣课堂”平台,将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融入宿舍、班级、实验室等微环境,通过主题党日、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的形式,发挥朋辈引领效用,打通党员教育培养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通过举办“纽扣课堂”大比拼活动,以演讲、绘画等形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展现昂扬风貌,筑牢学风建设根基。通过组建“纽扣课堂”讲师团,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党员教师和学生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进学生宿舍,带到基层一线。通过将“纽扣课堂”应用到毕业生就业过程,开展宿舍直播待岗等活动,系主任、班导师和辅导员多方联动,帮助毕业生快速掌握就业技巧、提升就业竞争力。

  学院通过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课内课外多方合力协同,育人成效显著。相关教学成果“通信工程专业学生‘三元思维五融合’全域工程素养均衡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得北京市2021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多项教育教学改革课题获批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1个教师党支部获评2024年北京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多个学生党支部获得北京市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一等奖等荣誉。

  (王伟宾 邢志强)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08强化课程思政建设 提升人才培养实效 王伟宾 邢志强2024-11-28 北方工业大学信息学院 2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