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潍坊昌邑市第一实验小学学生献礼党的生日,朗诵红色经典诗文。资料图片
|
“同学们,你们知道‘发射将军’李福泽的革命事迹吗?李福泽是地地道道的昌邑人,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是基地导弹武器和卫星发射试验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为推进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党性教育基地服务中心教员李园园在为学生上思政课时说。 李园园告诉记者,目前,类似这样的思政课在昌邑越来越多,红色教育在学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昌邑市革命历史悠久,红色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市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多角度发力、多举措推动学校思政教育走深走实。 课堂教学是思政育人的主阵地。昌邑市要求教师在落实学科知识点的同时,深挖学科教材中红色元素的“嵌入点”,做好“结合点”,落实“教育点”,把红色资源融入学科课堂教学中,让课程发挥最大的育人功能。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党徽、国徽吗?都是在哪里见到的呢?”听到教师的提问,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这是昌邑市市立幼儿园课堂上的一幕。“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思政教育内容从教师口中娓娓道来,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 结合学段、校情实际,昌邑市组织思政骨干教师立足红色资源,创新开发《红润》《渤海怒潮》等校本思政读物20余套。同时,充分发挥市县两级22个思政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积极推进研课、磨课,并以“同城红色思政大课堂”的形式,将教研成果推送到每所学校、每个班级、每名学生,切实打通灵活运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该市还利用关键时间节点提升育人实效。“清明节前夕,学校会组织部分党员教师、少先队员代表走进革命烈士纪念堂缅怀革命先烈,聆听他们的英雄事迹,教育引导师生认识自身肩负的责任,发扬优良传统,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昌邑市第一实验小学教师朱晓琳说。 “孩子们,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朱树屏事迹陈列馆。朱树屏爷爷是世界著名海洋生态学家、海洋化学家、浮游生物学家、水产学家和教育家,他许身报国、献身海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近日,昌邑树屏学校思政课教师郭萍将课堂搬进朱树屏事迹陈列馆,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让他们深刻感悟了“坚持真理、克己奉公、魂系海洋、开山拓路、科学救国”的“树屏精神”。 昌邑市充分利用校内红色文化阵地、校外红色实践基地、红色馆藏教育资源,建成“多维立体”思政实践教学框架。通过开展“红书上墙,引领诵读”“井盖画长征,传递长征精神”“树干绘红色圣地,学习党史知识”等创意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红色课堂接受实地的、鲜活的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结合本地的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胶北特委旧址等1个主题展馆、10个专题展馆、118个村史馆,该市持续开展“渤海走廊·红色班会”“开学第一课”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此基础上,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已开展红色班会活动200余场,受益师生6万余人。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昌邑市创建“红色思政”微信公众号,寓教于“网”,寓教于“微”,以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精神、红色故事、红色家书等为主要内容,以图片、视频、文字、声音等为载体,开发本土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微课资源,组织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红色“微故事”“微视频”,开展“红色故事网上展评”活动,让师生与家长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和熏陶。师生主演的潍坊市首部大型红色题材音乐剧《渤海走廊》荣获“庆祝建党百年山东省优秀剧目”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