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星期一
西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美育浸润行动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西北工业大学作为以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把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了特有的“总师育人文化”,培养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被社会誉为“总师摇篮”。

  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注重发挥美育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方面的功能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成立学校美育工作机构,设立正处级教学单位艺术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出台《西北工业大学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提出了“崇德尚美,至真创新”的美育理念,构建了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美育教学体系,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赋能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打通课程主渠道,覆盖全校学生,感知美、鉴赏美

  中心充分发挥艺术课程在学校美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开设美育课程的刚性要求,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需要修满4个学分才能达到毕业要求。结合理工科学生的专业特色,围绕“审美与人文素养”“美育通识课程”“美育实践课程”三个维度对美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加强史论类、鉴赏类和实践类艺术课程建设,以史论类课程加强基础知识学习,以鉴赏类课程加深审美理解,以实践类课程加强审美体验。开设了覆盖全校本科生的艺术通识必修课程“大学美育”,通过对原有课程进行内容改革以及新增课程建设等方式,将8门审美与艺术类限定性选修课程调整为8类,包括艺术史论类、音乐类、舞蹈类、戏剧戏曲类、文学类、影视类、美术类、艺术设计类,构建“1+8+X”美育课程体系,即: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建设1门“大学美育”通识必修课,以艺术素养提升为目标建设8类限选艺术鉴赏课,以原创艺术作品为导向建设X门艺术实践课。近年来,中心每年度开设美育课程超过150门次,年覆盖学生超过1万人次。

  中心加强内培外引,建设“文化艺术大师工作室”,引进国内一流高水平师资,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课程,实现“与大师面对面”。与上海戏剧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等高校合作共建“电影艺术与戏剧创作”“戏剧与时代精神”“音乐人文诠释”等课程;与西安易俗社、陕西省京剧院等专业院团共建“秦腔舞台呈现”“秦腔艺术鉴赏”“京剧艺术呈现”等课程,全面提升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

  “一校多品”树品牌,艺科有机融合,体验美、创造美

  中心完善校院两级美育工作机制,在校内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协同、服务保障单位支持、以学院及教学单位为主体的工作机制。以“项目化运作、品牌化建设、持续化推进”为思路,深入打造“特色鲜明、示范性强、面向人人”的学院美育“一院一品”项目,将美育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烘托学校美育氛围。立足专业特色和学生实际,持续优化,形成了以非遗、京剧、书画、合唱等为主题,集思想性、时代性、创新性、实践性、艺术性于一体,富有特色的美育“一院一品”项目。

  中心依托大学生艺术团,开展戏剧、舞蹈、民乐、交响、合唱、电声音乐及新媒体艺术实践,举办新年晚会、迎新晚会、五四汇演、毕业晚会等大型演出,用多彩的学生艺术实践装点校园。中心重视学生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发,积极为学生搭建艺术文化交流平台,常态化组织院系、校级艺术展演活动。通过艺术实践课程、艺术作品竞赛、艺术展演活动,发掘一批具有艺术才华的学生和优秀艺术作品,经由教师指导提升、学校组织推选,登上国家、省级艺术展演的舞台。

  中心重视学生的美育体验,将美育全方位融入校园生活,建设线上线下美育课堂“南山艺堂”,定期开展校园艺术节、美育文化月系列活动。同时持续加强友谊校区和长安校区美育场地资源建设,在长安校区建设“南山艺堂”“湖畔钢琴木屋”“黑匣子剧场”“视听体验空间”等艺术实践场地,优化“美育场地预约”功能,场地面向全校师生开放,使美的实践与美的体验浸润师生的学习生活。

  以价值塑造为引领,开展多种活动,表现美、传承美

  中心依托“中国传统壁画艺术”陕西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开展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等创新传承工作。“盛世经典·壁上丹青”传统壁画传承系列活动被多家权威媒体报道,阅读量超5000万次。

  中心引领广大师生在艺术体验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用艺术经典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相继引进“长安一片月”中华古谱诗文音乐会、“琴音传薪火——钢琴音乐中的党史”大型艺术思政钢琴音乐会,邀请专家学者举办文化讲座,以文载道、以歌咏志,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世界。

  中心原创科学家精神主题戏剧,汇聚师生团队、建设实践平台、组织原创项目,形成戏剧美育品牌。原创校园话剧《寻找师昌绪》入选“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首批“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等。原创校园话剧《大国之蓝》入选2024年度国家教育部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名单及全国“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重点推介名单。主办高等学校通识性戏剧教育研讨会,引起来自50余所高校的200余名参会代表的广泛热烈反响。

  未来,面向“天下工大、世界三航”的远景目标,中心将继续以“总师育人文化”引领人才培养,全面深化实施美育浸润行动,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以美育浸润学生、以美育浸润教师、以美育浸润学校。进一步丰富审美与艺术类优质课程,推动面向人人的普及性艺术实践,打造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用文化增加生命厚度,用艺术照亮视野格局,以美育浸润行动全面赋能学校“总师型”人才培养。

  (张清江 初建杰 郭馨)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12美育浸润行动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张清江 初建杰 郭馨2024-11-25 西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2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