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届四川省大学生音乐创新大赛
|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单一的音乐表演型人才已无法满足目前国家新产业、新业态的需求,主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才能推进音乐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根据《四川省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此次调整优化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强调突出专业优势特色,强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积极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推动原有文科专业重组、改造与升级。学院围绕“应用型、地方型”的办学定位,通过强化音乐表演学科与文化传播、表演市场管理等专业交叉融合,从培养专业舞台表演人员升级转化为培养行业需求的区域性音乐文化表演、策划及传播人才,在课程设计中强化了与文化传播、文化产业、文旅部门的协同联动,创新人才需求、培养、评价、就业预警等方面协同机制,培养应用型音乐人才,打造音乐品牌专业。 强化OBE理念 确保顶层设计的科学性 强化OBE理念,确保顶层设计科学性,构建一个高效、系统、可持续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学院布好人才培养之局,确保专业长远发展、持续创新的关键。为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与产业结合更紧密、突出办学特色,培养文艺理论、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传统文化传播、文创设计、数字治理等领域急需的专业人才,学院不断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养人才 学院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深入挖掘四川地区在文艺理论、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传统文化传播、文创设计、数字治理等领域的育人资源,将音乐人才培养的产出导向聚焦在音乐文化创新传播、新媒体音乐产业运营、数字化音乐产业、音乐教育培训等行业,而不仅限于表演或教育行业。 (二)培养有创造性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为音乐文化传播行业培养具备深厚音乐文化知识和表演技能,以及组织、策划音乐文化活动能力的人才;为音乐文化产业数字治理领域和新媒体音乐产业培养具备数字化技术和音乐产业运营能力,熟悉数字化技术在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音乐传播中的应用,掌握新媒体音乐产业的运营模式和市场需求,推动音乐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音乐教育培训领域培养具备先进教育理念和扎实音乐专业知识的教师。 (三)通过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人才 学院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中,缩短传统西式音乐理论学习,置换为音乐舞台表演技能、文化传播、演出管理、音乐鉴赏、市场营销等专业课程,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音乐表演技能,还拥有区域音乐文化知识背景和多元化的能力,如文化传播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市场分析能力等,在不断深化音乐理论内涵、促进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研究的同时,进一步推动音乐传播效果以及文创设计和数字治理的现代化进程。这种应用型人才更符合当前音乐产业和其他相关领域对人才多元化、综合化的需求。 深化学科融合 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 (一)地方性音乐文化类课程 中华美育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激励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随着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保护意识的提升,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地方高校应该在音乐艺术类融合地方音乐文化与鉴赏系列课程,多形式、重内容地推进地方音乐文化传播、非遗文化传承、民俗文化传递的多维发展。音乐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市场需求的黏性,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除设置“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外,还在专业发展科模块设置“区域音乐历史与文化”“戏曲与说唱音乐”等课程,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比重。学生在区域音乐文化学习中深入掌握四川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增强舞台表演与编创的能力,在近期第三届四川省大学生音乐创新大赛中,将《康定情歌》《槐花几时开》等四川民歌创新编排,荣获省级一、二等奖。 完善地方性音乐文化类课程设置,不仅是对区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是学院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主动应变、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且适应区域音乐文化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表现。 (二)行业共建策划与管理课程 针对四川省在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中急需音乐+区域文化、音乐+科技、音乐+红色文化等应用型人才的现状,学院的课程设置不再只是聚焦提升学生的演唱技能,更强调突出专业优势特色,将课程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紧密联系,教学改革深度推进。通过与文化产业共建实践基地,有助于促进学生演出策划与管理能力的切实提升,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现实支撑。 学院在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演出策划与管理”课程,同时结合专业实训实践教学,与本地文旅演艺行业的知名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以“课堂+社会”双模式共同培养学生音乐演出活动的策划与管理能力。除了表演能力,该课程更侧重于学生在市场经济与社会服务演出中,结合主题、受众等客观条件,从策划、组织、管理、演出四个方面开展音乐文化传播活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的同时,使他们意识到音乐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更是社会贡献的一部分,通过在活动中的沟通交流,还可以提升社交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三)智能化教学探索 学院在学科建设中充分利用数智技术开展智能教学,建设“声乐”“舞台艺术实践”等慕课。在学科建设中,学院不断创新数字化教学模式方法,丰富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深化智能技术在教学方法中的应用。例如,学院探索将理论知识点转化为数字化内容,以减少教学中的重复性劳动;同时,在创造性教学中引入沉浸式全息投影技术,以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吸引力。通过整合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手段,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中华民族广袤的文化版图上,地方音乐资源犹如繁星点点,浩如烟海,每一颗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底蕴。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学院持续推动西南地区音乐的创新性发展,结合数字化技术,持续整理音乐资源。数字化记录技术能够精确捕捉音乐的每一个细节,为后人留下宝贵的音频资料;虚拟现实体验则能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表演的氛围与魅力。这些创新方式不仅让民族音乐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也极大地拓宽了其传播与传承的边界。通过不断强化对地方音乐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利用,开展线上线下市场互动,深度挖掘与保护地方音乐文化的价值,提升地方音乐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地方优秀音乐文化发展。在这样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动态的驱动下,学生们运用教学中设计的数字艺术和智能艺术形式,对创新的音乐表演进行传播。通过具体的跨学科合作项目,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有助于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形成更全面的理解,并能够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创意。 聚焦社会服务 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学院根据OBE理念,明确社会服务的定位和目标,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衔接,培养能够满足音乐文化教学、文旅产业等需求,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区域性音乐文化表演、策划及传播人才。 学院通过开展社会服务培养应用型人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引入音乐文化行业内的成功案例和实战经验,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鼓励师生参与地方音乐文化项目的策划、实施和推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提升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能力。搭建服务平台与展示窗口,依托学院资源和师资力量,建立音乐文化服务平台,为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通过定期举办音乐节、音乐会、文化展览等活动,在活动中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多元评价体系,包括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评价,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强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是培养应用型音乐文化人才的重要途径,学院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推动产学研合作等措施,促进音乐表演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流和融合,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了一大批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音乐产业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自身贡献。 (本文系中国艺术歌曲在师范类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的教学建构研究[项目编号:YJRC2022-06]阶段性成果) (高婷媛 黄勇 杨立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