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小波执教观摩课《形形色色的人》(五下五单元习作)。作者供图
|
|
扫码观课 《藏在诗里的汉字密码》 执教者:何小波
|
好老师小传 何小波,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副校长,四川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成都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汉字儿童诗课程深度研发者
在从“菜鸟”走向“特级”的路上,尽管一路曲曲折折,但我一直被“教育家”“大先生”的精神之光吸引着,而教科研工作一直在照亮我专业发展的前路,让我精神明亮,继而我把自己也活成无法扑灭的火,用师者之光,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欢迎随时来听课”:让每堂课都熠熠生辉 一提起赛课、研究课,有的教师不愿意去,而我总是积极报名。学校会请校内外的一些专家来帮助磨课,过程虽然磨人,却能得到专家指点的宝贵机会,加速专业成长。专业成长没有捷径可走,真正优秀的教师都要经历每一堂课的锤炼。 还记得2011年,我在成都执教《“奇思妙想”和“情真意切”》,有位专家点评道:“如果每一堂都能像这堂课一样群星熠熠,那该多好啊!”这句话不仅当时肯定了我,还在后来这些年不断地激励着我,我的每一堂课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1997年9月,我准备了半个多月,硬着头皮完成了作为一名新教师的亮相课《捞铁牛》。尽管我第一次上公开课有些紧张,影响了课堂节奏,但教学紧扣“捞”字,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提取并梳理关键信息,再用事先制作的学具,让每名学生做了一回宋朝的怀丙,根据梳理出的信息利用浮力原理动手模拟打捞铁牛。学生在做中学,感受、佩服怀丙才智的同时,去探究,去创造,去锻炼自己的心与手,跟着文本走向更广阔的无限可能。 “亲爱的老师们,我的课堂,欢迎随时来听课。”之所以对着所有同事说出这句话,是我想逼着自己把每一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准备,逼着自己先与所要讲的文本共情,然后才敢走进教室,尝试用文本点亮每一名学生。我的搭档梁老师是数学学科带头人,我的每节课都请她来听,她总是坐在最后一排靠门的空位上,一边听我的课,一边批改数学作业,一下课就当面给我评课,这让我养成了许多上课的好习惯。 “好啊,我来试试”:最是科研能砺光 2001年,学校要成立教科室,同事鼓励我试一试,我说:“好啊,我来试试!”从一个科研的“菜鸟”走向科研型的特级教师路上,那些啃过的生涩文献,都成了点燃我教育智慧的火把。 其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次是我到省教科院去请教问题,专家尖锐地追问不留一点儿情面,我像回答不出问题的小学生如坐针毡……那一次最大的收获,不是专家最后帮助我厘清了研究思路、明白研究多么有意义和价值,而是建立了“问题感”:有真问题才会产生真研究。后来,持续进行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让我养成了爱思考的习惯。这使得我常常能穿过概念的丛林,抓住问题的本质,而不是追着各种花样翻新的概念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每一次观课、听讲座,我都会思忖:如果我来做,这个环节我会怎么处理,那个环节我会怎么设计,人家这样引导比我高明在何处,某一个程序可以有哪几种优化…… 一次在听某省赛课一等奖获得者执教《伯牙绝弦》的教学中,教师放音乐,让学生用“善哉,( )兮若( )”练习说话,学生听了几段音乐后很快能说出“若……”有专家点评,学生能当堂学以致用,说明很好地掌握了这一句式,音乐欣赏水平还很高。但“问题感”让我下意识地认为,这种读写结合本意是好的,可在这一课似乎不妥。因为学生的表现恰恰说明“知音无数”,这么多学生都能听懂音乐,“知音好觅”嘛,又怎么会“难觅”呢?这似乎与本课的主旨“知音难觅”相悖了。那么,这里可不可以读写结合呢?如果可以,可不可以先放几段“深奥”的音乐,至少学生很难听懂,之后学生说出来的“若……”很可能就不对。这样,学生既运用“善哉,( )兮若( )”练习了说话,又体会到要想“知”此“音”是多么不易,再引导学生理解伯牙其志高远,志在天、志在江河,他的高雅志趣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能懂的。由此,引导学生和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志存高远的高雅之人。这样设计,是不是更好一些? 科研养成的“问题感”,时常引发我产生诸多感悟和疑惑,正是这些感悟和疑惑让我学会做一名会独立思考的教师,而不用拾人牙慧,这于我是一生受用的。就如《伯牙绝弦》这一课,学习不能只是以知识习得为中心进行句式模仿,更应该在真实语境中带着学生建构意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看不到学习意义的教学,所学知识、方法不能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教学,质量都是不高的。就我自身经历而言,因要进行阅读、写作和科研,日常教育教学便成了阅读、写作和研究的对象,促使碎片浅表化的思考走向深刻而结构化,对教材和文本的洞见才更透彻,进而借助深度课堂帮助学生走向深度学习,走向无限的可能。这种功力,单靠上课这一种方式是很难修炼成的。 此外,聚焦语文教学痛点,我领着一批语文教师申报立项了市级课题“小学语文教学‘负担重,效率低’对策研究”;聚焦课标热点,我申报立项了“小学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谐进策略研究”;聚焦其他学科,我领着一帮美术教师申报立项了省重点课题“小学美术点面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没有刻意的追求,不断获奖反而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成果惠及了众多师生。 “我们玩火箭发射吧”:找到专业成长的透光口 每一个课题研究都是一个持续、深入思考和实践的过程,在聚焦核心问题读写不辍的过程中,我也因此养成了专业阅读与写作的习惯——我专业成长的第一大透光口。 我因为爱写作、常写作的缘故,便想着在作文教学上下一番功夫。于是,我持续进行了乐学作文教学实验。几年下来,我和学生一起写作文,数百人次在全国各大作文比赛中获奖,200余篇习作陆续在全国各个报刊发表,作文教学实验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收获了写作的快乐和成就感。如果把语文教师比作火,那它便能“点燃”学生手中的笔,笔便成了火炬,让文字“着了火”,让情感“着了火”,让生命“着了火”。爱上作文、爱上语文,我为此比学生更高兴,更有成就感。 如果说“作文教学实验”是第二个透光口,那么“汉字儿童诗”则是第三个透光口。 2014年,我获得了四川省特级教师的荣誉称号。2016年8月,偶然的机遇我被成都高新区引进。刚到成都的那段岁月,最思念的是小儿子,我化思为诗。四川省小语教研员、特级教师刘晓军看了我写的童诗,说:“写得很有儿童情趣,你应该继续给你的儿子和学生写一些童诗。” “多像一对父子/小头儿子/大头爸爸/儿子骑着爸爸/爸爸驮着儿子/爸爸,爸爸/不玩旋转木马/不玩冲锋骑马/我们玩火箭发射吧。”有一天,刘晓军老师兴奋地对我说:“你的这首《尖》,根据‘尖’字的形义演绎成儿童诗,具有非常大的教学价值。”由此,我琢磨出一个新的语文教学研究生长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汉字儿童诗创作与教学实证研究。为儿童写诗、以儿童诗传播汉字文化、以儿童诗创写课程引导儿童创作诗歌,我找到了自己专业成长的透光口,找到了属于我和学生的那盏灯。 “冬,你的两点/一点是快乐的开始/雪花跳着舞蹈/一点是忧伤的结束/柳枝钓出春天”,这就是四年级学生写的《冬》。师生在字诗的赏读、创写中,发展思维、塑造诗心、留住美好,精神愈加明亮。 今年3月,我在省小语年会执教《藏在诗里的汉字密码》,发现字谜、对联、古诗、字诗中的汉字密码,整堂课四个相互关联的任务构成一个任务群,其中“发现字诗中的汉字密码”是主任务。任务驱动下,学生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点亮,被一首首字诗点亮。 为儿童创作纯文学作品,也是教师成长的新路径。以文学创作形式带来的教育诗意和教育思辨,比教育论文更有温度,更有冲击力穿透力,更动人心魄,更能让作为创作者的教师蜕变成长。 找准专业成长的透光口,需要因人而异,更需要遇到“引路人”,指点迷津,拨云见日,跳出井底,收获霞光满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