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4 星期四
打破学科壁垒:
国外高校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新趋势
  学生探究科学原理。 视觉中国 供图

  全球范围内,教育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旨在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科技创新人才。这一转型强调,科技人才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对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在创新过程中考虑伦理和道德的边界,从而确保科技创新真正服务于社会的整体利益,为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顺应此趋势,国外高校采取了一些行动,通过调整培养目标、创新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促进教育资源跨领域共享等策略,积极推动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深度融合。

  1

  培养目标兼顾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全球部分高校审视并调整了其教育目标。新的教育目标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鼓励学生进行全面的学习,学习内容兼顾科技和人文领域,以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二是强调对学生人文关怀的培养,着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计划于2025年9月新设“艺术与科技”本科专业,旨在探索艺术、人文和科学之间的深层联系,培养能在数字文化、环境设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发挥影响力的科技人才。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科技人才,让学生能够应对世界范围内的复杂挑战,并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在其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中纳入了几个关键的道德能力,如道德反思能力和洞察力等,旨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他们作为未来工程师将面临的系统性挑战,并准备付出行动。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其工程学院的培养目标为“工程师不仅需要具备技术专长,还需要理解他们的工作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能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美国欧林工学院致力于培养未来的工程领导者,强调工程师应具备强烈的道德责任感,不断反思工程项目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并在必要时勇于提出反对意见。在这一教育目标引领下,学生不仅要学习技术技能,还要学会从社会、道德和伦理的角度审视工程项目,思考其价值和必要性,从而作出更负责任的决策。

  2

  课程设置强调科技课程和人文课程融合

  新一轮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创新发展和释放社会创造力的重要驱动力。为了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人工智能发展给社会、经济、文化等带来的全方位挑战,全球高校都注重调整课程设置,尝试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进行课程创新。

  一方面,将传统的哲学类、伦理类和人文艺术类课程深度融入科技课程,以培养创新人才的人文素养。例如,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在其开设的工程伦理课程中,引导学生探讨工程师在面对道德困境时的决策过程,强调在技术实践中考虑伦理问题的重要性;其技术哲学课程,鼓励学生思考技术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科技史课程则通过历史的镜头,让学生理解技术发展的脉络和社会影响。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也在其课程体系中体现了对人文素养的高度重视。其技术与社会课程不仅让学生深入了解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还探讨技术如何与社会价值和伦理相互作用,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的工作如何影响和塑造未来的世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还独创了设计思维课程,将学生置于真实世界问题的中心,通过一系列步骤引导学生发展出以人为本的解决方案。课程开始于培养同理心,让学生深入理解和定义用户的需求,然后在创意发散阶段,鼓励学生提出多样化的解决方案。紧接着,学生将这些想法转化为“原型”,并在随后的测试阶段收集用户和利益相关者的反馈。最后,学生进入迭代过程,对“原型”进行改进,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该课程还涉及伦理和工程创造的可持续性等问题,引导学生考虑他们的设计将如何影响社会和环境。

  另一方面,将不同领域的课程重新整合,实现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共同课程”,由共同核心模块、集成模块和跨学科模块三大核心部分构成。其中,共同核心模块涵盖了人工智能、社区参与、数字素养、设计思维和文体写作等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集成模块则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包括亚洲研究、人文学、科学探究I、科学探究II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以促进知识的多元融合。在完成前两个模块的学习后,学生将进入更高阶的跨学科模块进行学习。这一模块强调学科领域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课程中深度整合前两个模块学习到的科技和人文知识,在真正的跨学科实践中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则打破专业壁垒,围绕四大支柱课程和两大集群课程设计课程体系。支柱课程专注于提供深入的科技知识和设计技能,集群课程则涵盖了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等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以新的培养模式赋能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整体趋向于跨学科、主题式和项目式学习,旨在更好地整合多学科知识和方法,提供综合性的学习体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值得一提的是,高校普遍注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因素,让学生在科技创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道德和价值观等因素纳入考量。

  在美国,部分大学打破了传统课程界限,通过主题式、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助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新工程教育转型项目提出了一种主题式、跨学科的工程教育方法——串联。它围绕某一个主题,有意识、有目的地构建相互衔接、难度逐年递增的项目集成。这些项目往往涉及社会、文化和环境等人文方面,让学生在进行科技创造的同时统筹考虑社会和环境因素,从而创造出真正服务于社会的科技发明。以四大串联主题之一的“气候和可持续系统”为例,这一主题要求学生在深入探讨工程技术难题的基础上,全面考量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社会环境的多重限制条件。西北大学工程学院提出了“全脑工程”培养模式,在强化科技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融入戏剧、音乐、视觉艺术等艺术和人文课程,在培养学生科技实力的同时提升其审美和人文素养。“全脑工程”培养模式拥有分析、设计、创业精神、领导才能、团队协作和艺术感知六大核心,学生可依据兴趣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主题,每个主题都是一个跨学科课程集合,包含了7门与上述领域紧密相关的课程。

  此外,部分学校还启动了旨在培养科技人才人文素养的专项。例如,美国欧林工学院所独创的“草图模型”项目,是培养学生工程道德感的典范项目。在该项目中,学生要在一开始就设计好一个大致框架,该框架要能够精准体现工程项目的中心思想。之后,学生要使用现有的资源制作项目雏形,并在后期不断进行修补、测试和重新设计。在对工程项目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如何将技术与人文、艺术相结合,使其所创造的东西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满足社会需求。

  4

  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实现培养目标提供保障

  国外高校在推动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过程中,积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不仅广泛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还积极与博物馆、艺术馆等开展深入合作,激发科技教育领域的多维思考。

  例如,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同应用艺术与科学博物馆合作,创立创意产业学院,通过跨学科课程和项目,构建多元的学习生态。创意产业学院的课程涵盖创意思维、设计思维、跨学科研究、数字技术等,其教育模式强调理论和实践并重,并依托尖端设施如科学超级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前沿的行业知识和实践机会。美国西北大学工程学院同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合作,为艺术家和科学家搭建广泛的公开对话和互动平台,促进双方在创造性研究领域的交叉探索。此外,学院内设的创新实验室,特别是西格尔设计研究院,成为学生将工程设计思维与人文、艺术元素紧密结合的重要平台。

  除了寻求与社会机构合作外,部分大学还致力于内部资源的深度整合。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推进博雅教育与科技教育融合过程中,将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和理学院合并为人文与理学院,以提供更广泛的跨学科教育。同时,引入“共同课程”体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批判性思维和计算能力,并增强其适应能力和同理心。

  (作者单位系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覃丽君系教育学系副教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环球周刊 09国外高校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新趋势 覃丽君 刘婷2024-10-24 打破学科壁垒: 2 2024年10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