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4 星期四
系统阐释经典作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丰富论述,从学术学理上系统地阐释这些论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基础工作。由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忠军教授团队历时六年精心撰著的四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学界相关研究的厚重成果。

  追问经典,寻根开源。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独具中国特色的新兴学科,其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近年来,发掘、梳理和阐释经典作家相关论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新的学术方向。本书不是笼统研究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而是聚焦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不是文献汇编或专题摘编,而是以此为基础的深度阐释,体现了这一研究向着更加聚焦、更加具体、更加深入的方向推进的趋势。通过这一基础性、创新性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大树能够更深地扎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沃土,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大厦能够更稳地奠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

  犁耕文本,对接实践。作者系统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部著作,对所有相关论述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结合当今现实进行理论阐释。其中“概念”卷,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如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等;“范畴”卷,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若干成对范畴如个人与社会、思想与利益、物质武器与精神武器、能动与受动、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环境等;“内容”卷,阐述了政治教育、理论武装、世界观教育、道德教育、阶级利益教育、政党教育、策略教育等思想;“方法”卷,论述了矛盾分析法、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理论灌输法、说服教育法、宣传鼓动法、组织教育法等。

  点位突破、横向延展。全书注重学术创新,在许多方面有突破性探索。撰著者坚持守正创新的学术立场,在梳理和阐发经典作家相关论述时有突出的理论清醒和方法自觉,在治学理念和方法论上凸显创新性。每一卷开始都有一个长篇导论,对本卷布局和思想观点进行理论阐述,并自觉寻求多点位突破。全书在许多方面都有精彩之处和新颖之点,比如关于世界观和世界观教育的阐述,关于副本与原本、理性与非理性、神圣形象与非神圣形象的阐述,关于理论灌输与批判揭露方法的阐述,关于政党教育和自我革命方法的阐述,关于斗争策略和策略教育的阐述等。在多个点位上获得突破后,作者并没有只沿着一条线向前探索,而是注重点面结合,形成纵横交织的创新性网状结构。

  体大思精、系统展现。作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全部著作深耕细研,对他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论述进行细致阐释和充分阐发,形成四大卷、125万多字的巨著。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够把“体大”与“思精”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对马克思、恩格斯相关论述进行总体把握,对四卷本结构进行总体设计,形成“概念—范畴—内容—方法”的宏大体系,并对每一卷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和安排;另一方面,对每个部分、每个问题,都精心阐释和严谨论述,避免粗疏和空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认真态度和彻底精神。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 05系统阐释经典作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刘建军2024-10-24 2 2024年10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