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3 星期三
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公共管理学科
“人工智能+”课程赋能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行业的运作模式,也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的变革。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南京工业大学深刻认识到,只有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才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人工智能素养和跨学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新工科”建设号召,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各学科深度融合,优化课程体系,实现跨学科融合。学校启动了“人工智能+”本科教育新生态建设。全面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实现人工智能课程对全校所有专业、所有学生的全覆盖。通过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还能够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

  公共管理学科作为高等教育“新文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承文化、启迪智慧、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使命。然而,传统的公共管理本科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经典文献的解读,引入“人工智能+”课程推动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成为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战略选择。

  优化课程体系,实现跨学科融合

  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教育深度融合,优化课程体系,实现跨学科融合。公共管理学科的“人工智能+”课程设置分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专业赋能和前沿技术三个层次,以满足公共管理学科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选修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旨在普及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课程内容包括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使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广泛应用。

  专业赋能课程:结合公共管理学科的特点和需求,重点开设“人工智能政策与伦理”“智慧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等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旨在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公共管理学科相结合,探索人工智能在人文社科领域中的应用路径和模式,使学生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公共管理学科素养。

  前沿技术课程: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开设具有前瞻性的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旨在引导公共管理学科学生关注技术前沿,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应用前景。例如,开设“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课程,使公共管理学科学生了解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核心技术和方法。

  通过“人工智能+”课程的设置,公共管理学科的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还能够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中,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

  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依托学校设立的人工智能类课程“虚拟教研室”,通过新型教学组织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整合全校跨学科优质教学资源。虚拟教研室涵盖了通识教育、专业赋能和前沿技术三大课程类别,为公共管理学科本科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平台。结合理工院校的优势,加强人工智能类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开发《人工智能政策与伦理》等高质量的教材、课件、实验指导等教学资源,为公共管理学科师生提供便捷的学习支持。同时,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投入并完成在线开放课程、微课、翻转课堂等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学科依托“智慧树”在线教学平台,协助“人工智能+”公共管理优质课程的数字化配套落地,协助教师建设人工智能赋能公共管理课程,实现教法改革,促进本校教学产生内生动力。

  线上线下结合:依托“智慧树”教学平台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线上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互动机会,线下课堂则注重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与项目驱动:依托“智慧树”在线实践教学平台,引入在线实际案例和项目任务,使公共管理学科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公共管理学科注重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依托学校引入的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评价过程,通过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对学生的作业、论文、讨论等学习成果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估,提高评价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着重培养以掌握“人工智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仅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强调对人工智能技术与公共管理学科的结合,以此适应行业和社会需求。强调对公共管理学科本科生进行人工智能技术知识培养,使公共管理学科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必要的人工智能政策工具,增强学生在人工智能活动中的伦理原则意识,准确把握人工智能技术运用的界限,提升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和能力,做好宣传、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良性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公共管理学科还注重“人工智能+”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在“人工智能+”课程中,通过项目式学习、案例分析、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和综合能力水平。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激发学生对公共管理以及与人工智能学科交叉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思维方式和借助人工智能实用工具辅助解决公共管理专业问题的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

  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公共管理学科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年龄老中青结合,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由不同学科深耕多年的教师主讲课程,通过多元化的教师再培训提升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工作坊、学术交流等活动,帮助教师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方法,推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同时,学科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活动,将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中,提高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坚持培训与引进相结合的原则,既重视对现有师资队伍的人工智能知识培训,又重视引进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人才,发挥其专业特长,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公共管理学科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

  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公共管理学科通过引入“人工智能+”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不仅提升了本科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还为社会培养出具备人工智能素养和跨学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未来,公共管理学科将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构建更加完善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此外还将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发展,通过“人工智能+”课程赋能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雷昊 何静 林耀奔)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11“人工智能+”课程赋能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 2024-10-23 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公共管理学科 2 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