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四川省实施师范生到凉山彝族自治州顶岗实习支教计划以来,成都师范学院一直对口帮扶昭觉县、越西县,每年派出大学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担任顶岗实习支教教师,至今已累计派出1000余名学生。除此之外,学校还向对口帮扶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丹巴县派出了几十名顶岗支教学生。成都师范学院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除了通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培育和增强大学生的“五个认同”外,还充分利用师范生到民族地区顶岗支教、“三下乡”社会志愿服务和就业教育等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途径,全面加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以顶岗实习支教为抓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师范生到民族地区顶岗支教工作,成立了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和副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将顶岗支教作为学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工作。为切实做好这一工作,学校每年都要专题研究顶岗支教工作计划,为顶岗支教单列预算,向每名参加顶岗支教的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学校每年还从新提拔的中层干部和优秀教职工中遴选顶岗支教指导教师,至今已派出3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前往担任驻地指导教师。学校还在大学生顶岗支教的昭觉县和越西县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定期开展党支部活动,并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当地社区和乡村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邀请当地学校、社区党员干部和群众参加支部活动,共同交流学习和工作经验。 学校将顶岗支教作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在每年春秋两季的顶岗支教动员会和实习支教教师选拔的过程中,向全体学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并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团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带头作用,使动员和选拔过程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还对每一批次的顶岗支教学生进行专门培训,培训内容除了教育教学能力、学生管理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技能外,还包括党的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提高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的认识和能力。 顶岗支教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积极承担教学和课后服务重担,使支教班级的学生成绩都有了较大提升。由于受帮扶学校的教师缺口较大,顶岗支教的大学生往往要独立承担1—2门课程的教学,而且还要面对由于学生普通话水平较低而带来的交流和教学困难,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加强了语言教育,创新了教学方法。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实习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教育对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顶岗支教大学生也因此受到当地学生的喜爱和尊重,孩子们以他们独特的方式——一块好看的石头、一幅自己的绘画、一张精心制作的小卡片、一颗糖果等送给支教的大学生教师,表达他们对大学生教师的喜爱之情。顶岗支教不仅提高了大学生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而且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从教信心,一些大学生还立志毕业以后到民族地区任教。 在志愿服务中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组织大学生到民族地区开展志愿服务是高校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以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成都师范学院各二级学院党委和学生党支部积极探索志愿服务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在民族地区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创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 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学生党支部以“521”党建工作模式为核心,开展了“融式红课”“爱真笃为启成班”“红色基石计划”等特色品牌活动,将志愿服务精神深植于学生心中。学院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前往凉山州布拖县、昭觉县、越西县多所小学开展“走进大凉山,我们一直同在”等志愿支教活动20余次,还与四川STEAM科创教育科普基地、团学组织等一起到凉山州、甘孜州多所小学开展科普教育。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担当,而且促进了大学生与民族地区学生、教师的交往交流交融。 文学与新闻学院长期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部分地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调查推广志愿服务和夏令营,通过“语你同行”志愿项目,围绕推广普通话、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设计活动内容,深受当地学生和群众欢迎。文学与新闻学院推普团队获评2023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优秀团队。 音乐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创新性地开展了“晨曦送艺行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了晨曦文艺下乡服务队,由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团总支负责人带队,前往凉山州西昌市等地为留守儿童开展暑期美育。“晨曦送艺行动”通过乐理知识讲授、音乐律动教学等多种形式,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更在互动中传递了关爱与温暖,激发了孩子们对艺术的热爱,也为他们树立了追求梦想的信心。 体育学院从2023年起通过“姚基金”篮球季支教志愿服务活动,选拔优秀志愿者到凉山州西昌市、盐源县、昭觉县和南充市南部县、嘉陵区开展篮球教学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在志愿者中也有来自民族地区的大学生,他们之前也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受益者,现在又作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其中,学生娄者龙沙还受邀参加了姚基金2024年度公益计划启动仪式并在大会上分享了他的支教经历。 在就业教育中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多年来,成都师范学院通过顶岗支教、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不仅为民族地区的教育和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也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优秀大学生。 学校高度重视为民族地区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在就业教育和服务中,学校招就处和二级学院辅导员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边疆和民族地区工作,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学校搭建智慧就业管理系统,通过对学生进行岗位胜任能力测试,精准匹配岗位、提供就业信息;请民族地区教育部门领导和学校校友在线或到校向毕业生介绍民族地区的工作环境、社会发展情况和职业发展前景等,使有意到民族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坚定了到民族地区就业的决心。 学校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多个县(市)以及四川省阿坝州、甘孜州和凉山州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建立了紧密的就业合作机制,还专门为民族地区举办校园双选会、推介会等。这些措施促进了大学生在民族地区的就业。近5年来,学校累计有超过千名毕业生前往四川、云南、新疆等地的民族地区就业,在教育、经贸、医疗、农业等各个领域为民族地区的发展贡献力量。这些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工作既是当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成果之一。 深化实践探索,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成都师范学院一直以来都致力于通过实习支教、志愿服务以及就业指导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为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与社会发展贡献出坚实的力量。这些实践探索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经历,更为他们搭建了一个深入民族地区、亲身体验不同民族文化与生活的宝贵平台。未来,学校将继续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与优势,加强与民族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适合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模式,努力提升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促进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这些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不断创新与优化教育方式方法,更加注重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邱恕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