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风洞风速,飞机模型缓缓起飞;戴上神奇手套,远程操控机器手臂;制作手工糖果,创造一条条“彩虹瀑布”……今年暑假,一场场酷炫的科技秀让贵州省关岭县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惊掉了下巴”。他们在神奇又好玩的“未来课堂”上,感受着科技之光,一双双梦想的翅膀悄然中飞向了更远方。 这是扬州大学“益往黔行”公益实践团队走进贵州山区村小的第十年。2014年以来,他们发挥专业优势,以生活实例展开科技教育,累计研发涵盖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七大类60余门课程,带着孩子们在科普教育、科技制作、科研互动中,打开科技世界的大门。 “短短暑假,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留下什么?”指导教师金秀平早在学生时代就参与了支教活动。在他看来,近年来,村小办学条件已大幅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但相比于城市学校,山区村小的科技、艺术等素质教育短板还很明显。 为此,团队早在10年前就打出“科技支教”品牌。志愿者们定点对接贵州省关岭县和镇宁县20余所村小,利用暑期开设“未来课堂”,带领孩子们深入浅出地畅游科技世界。 彩虹为什么是彩色的?露水是怎么形成的?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孩子们的小脑袋中充满各种疑惑,一个又一个新奇的问题让不少村小教师直挠头。这些好奇心在志愿者们的“科技魔法”中找到了答案。志愿者们征集孩子们的科学问题,并从身边生活寻找科技素材,因地制宜制作科普设备,研发出一门门“土味十足”的科普课程。 “噗——”孩子们制作的“水火箭”腾空而起,大家兴高采烈地跳起来。“调皮鬼”张海军这两天争着给老师赵天海当助手,新奇的科技实验俨然成为他的新玩具。他一直念叨说:“未来我要成为一名火箭专家,把人类送上火星。” 10年来,薪火相传,接续奋斗。志愿者们根据征集的300余个问题,设计了200余个科普实验,并带着孩子们亲手制作各种科普设备;累计募集200余万元资金,在13所村小建立了科普实验室。每到暑假,志愿者们都会在山与山之间穿梭,给村小带来科技之光。 更可贵的是,一些志愿者毕业后选择前往山区成为乡村教师,还有一些志愿者原本是团队教过的学生,考上大学后自愿加入团队,返乡支教。 2014年至今,在“益往黔行”团队,多次支教甚至扎根山区赋能乡村教育的志愿者多达20余人。得益于志愿者的长期坚持和不断创新,他们成为全国唯一3次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的团队。今年4月,以团队成员为主体的扬州大学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获得第三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荣誉称号。 “这是一场爱与被爱、付出与收获的‘双向奔赴’。”在扬州大学副校长蔡颖蔚看来,科普小课堂也是实践“大思政课”。志愿者们利用暑期实践大课堂,行中思、思中悟,书写了成己达人的青春华章,这正是上好“大思政课”的生动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