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7 星期五
分层启智筑根基 多元育人绽芳华
——四川省苍溪实验中学校多元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蒋挺 刘军

  坐落于四川省苍溪县陵江镇的苍溪实验中学校,承续1905年苍溪师范传习所的深厚底蕴,历经百年变迁,已成为县域基础教育的重要力量。学校占地面积100余亩,现有在校学生4300余人,教职工254人,其中高级教师114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业务精湛。

  近年来,学校深耕“相融文化”“爱乐文化”“活力文化”“三位一体”的文化体系,以“奠基扬长,树人昌德”为办学思想,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生品德塑造与素养培育置于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在此基础上,学校直面县域高中发展痛点,创新践行“分层分类,多元发展”育人思路,为不同禀赋的学生搭建成长“立交桥”,书写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育答卷,更将教育优质公平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理念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

  应势而谋

  锚定多元发展的理论基点与现实方向

  随着社会转型加速与教育思潮迭代,教育多元化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个体差异日益显著,对个性化教育的需求越发强烈,传统单一的“唯分数论”育人模式,既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也无法适配社会对多元人才的培养期待——这是苍溪实验中学校推进育人变革的核心理论逻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2023年印发的《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进一步要求“建设一批具有科技、人文、外语、体育、艺术等方面特色的普通高中”,为学校变革提供了政策指引;广元市教育部门提出“创新构建‘学科示范基地+示范学校’‘特色项目+特色高中’发展模式,推进普通高中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更明确了“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实践方向。

  从学校自身实际看,变革需求更为迫切:优质生源持续外流,在校学生成绩跨度较大;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导致成绩优异者“吃不饱”、基础薄弱者“跟不上”,学生学习动力与自我认同逐渐衰减。基于教育规律、政策导向与自身困境的三重考量,学校党委班子经多轮研讨,最终确立“分层分类 多元发展”的办学思路,打破单一评价桎梏,以“保障教育公平、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决心让每名学生都能在校园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赛道,让教育真正回归“以人为本”的本质。

  精准施策

  构建多元培养的实践体系与理论支撑

  在“分层分类 多元发展”思路指引下,学校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资源整合等维度发力,构建起“理论有支撑、实践有路径、保障有力度”的全方位育人体系,让教育供给与学生需求形成有效对接。

  艺体特色是学校多元发展的核心突破口,其理论根基在于“以体育人、以艺润心”的全面育人理念。学校构建“课程有保障、活动有特色、赛事有影响、校园有文化、学习有成效”的“五有”艺体培养目标:课程层面,开设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门类齐全的课程;活动层面,组建合唱、足球、书法篆刻等精品社团20余个,每年举办田径及球类运动会、元旦和五四文艺汇演、艺术科技节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素养;资源层面,学校引入第三方专业培训学校深度合作,对方派驻优质教师常驻校园,从高一开始开展校内常态化培训,后期组织有需求的学生赴培训学校总部集训,其余学生继续留校培训,形成了“校内教学+分层集训”的特色培养模式。同时开设日语课程解决艺体生英语成绩薄弱的问题,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费用、为优生提供名校交流机会,既破解了县域教育资源局限,又实现了“专业提升与文化保障”的双重目标。

  分层教学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最近发展区”教育理论与“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相融合。学校根据学生成绩、学习能力与兴趣特长,在高中阶段设立文化基地班、普通班、艺体班、单招班等不同班型,实施“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作业、分层评价”的“四分层”策略:对基地班学生,侧重拔尖培养,开展“单兵教练”与学科拓展,激发创新思维;对普通班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强化能力训练,确保学业稳步提升;对艺体班学生,采用“专业+文化”双轨教学,制定个性化计划;对单招班学生,聚焦职业技能与单招考点,开展针对性教学,真正实现“让每名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获得提升”。

  畅通出口

  搭建多元升学的通道网络与价值逻辑

  为让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学生都能实现升学梦想与自我价值,学校精心疏通高中毕业五大出口,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升学通道,其背后的价值逻辑是“多元成功观”——每名学生都有不同的成长路径,教育的使命在于为这些路径提供支撑,而非用单一标准定义成功。

  文化出口聚焦成绩优异学生,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优化课程体系,通过“以学定教、一课一得”课堂改革,助力学生冲击本科院校,近年已有学生考入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实现了“高进优出”的培养目标;艺体出口依托成熟的艺体培养体系,与四川音乐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定期邀请专家到校指导,多名学生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知名院校,让艺体特长成为升学优势;国际班出口与多所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共建,引入国际化课程,配备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师资,为有出国留学意愿的学生提供留学规划、语言培训、院校申请等一站式服务,助力学生申请国外高校,拓宽了县域学生国际视野;职普融通出口打破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的壁垒,长期与苍溪职业高级中学合作,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发展方向;高职单招出口从修业年级开始组建单招班,开展针对性教学,及时跟进单招政策与招生要求,提供全方位报考指导,每年助力大批学生顺利进入理想的高职院校深造。五大出口之外,针对部分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学校专门开设日语小语种课程,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通过这些多元化的升学渠道,让每名学生都能根据自身实际,精准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需求的统一。

  硕果盈枝

  彰显多元育人的实践成效与分享价值

  “分层分类 多元发展”办学思路的落地,为苍溪实验中学校带来全方位突破,育人成效显著,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具体成果上,更在于为县域高中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在教育公平层面,学校打破“唯生源论”,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有效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需求,使每名学生都能在教育过程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真正实现了“让每名学生都有出彩机会”。这种模式既保障了教育起点的机会公平,又促进了教育过程的资源公平,更实现了教育结果的个体发展公平,深化了县域教育公平的实践内涵。

  在学校与教师层面,学校先后获得“苍溪县教育质量表现突出集体”“苍溪县学校师德师风先进集体”“苍溪县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年度学校目标考核一等奖”等荣誉,办学影响力持续扩大;教师队伍在变革中实现专业成长,凝聚力与业务能力显著提升,涌现出马铃琳、欧晓红等一大批敬业奉献的优秀教师,形成了“爬坡上坎、负重自强、奋勇争先”的教师团队,更在分层教学、艺体培养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办学水平的双向提升。

  在学生发展层面,个性化成长成为常态。学生在各类赛事中崭露头角:机器人社团获省级冠军3人次、市级冠军5人次,排球队获广元市“剑门关杯”青少年球类比赛男子组冠军、女子组第二名,武术队6人次获四川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前五名,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真正实现了“多元绽放芳华”。

  在校家社协同层面,学校以“五育”并举为指引,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体系: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校园一日走访”“亲子读书活动”等,提升家庭教育质量;联合社区“五老”开展宣讲,邀请社区代表参与师德师风评议,整合社会资源拓宽学生成长空间。这种模式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融合,克服了单一教育主体的局限性,营造了全方位、立体式的良好育人环境,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从理论探索到实践落地,苍溪实验中学校以“分层分类 多元发展”为钥,打开了县域高中特色发展的新大门。未来,学校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育人模式改革,在多元化发展道路上持续探索,既坚守育人初心,又不断创新实践路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努力成为县域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理论样本与实践标杆。

  (蒋挺 刘军)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