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7 星期五
党建引领育新人 “桂水红韵”润初心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学院党建品牌创新与实践
吴美琼 李林 莫海燕 李小莲

  自1956年始建至今,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学院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培养德技并修的新时代水利新人为己任,持续深化“一融双高”建设,形成了“五水赋能润初心”党建工作模式,创新“桂水红韵”党建品牌。学院先后获得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等荣誉,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彰显。

  把牢政治方向

  “水脉工程”润机制

  学院实施“水脉工程”,以制度活水疏通治理堵点、激发运转效能,全面保障学院决策机制运行畅通。

  政治领航,把握方向之舵。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构建“书记带头学、支委领学、党员先学、全员自学”的四级联动学习机制;系统开展政治理论、职教政策、师德师风、廉洁从教、专业提升“五维贯穿学”,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筑牢师生信仰根基,把稳思想之舵,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院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完善机制,畅通治理之水。严格执行党总支委员会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决策规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凡“三重一大”事项均先经党总支研究,再提交党政联席会议决策;明晰班子成员职责,建立“党政同责、分工负责、首问负责、定期协调”机制,行政协调效率提升40%,有效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加大了落实力度,使得学院工作如水流一样畅通。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持续强化,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政治与组织保证。

  筑牢思想根基

  “水镜工程”润初心

  学院系统实施“水镜工程”,依托“党总支—党支部—党员”三级责任体系,通过“监测—研判—反馈—处置”闭环管理,筑牢意识形态防线,强化师生政治意识。

  一是动态监测,精准预警。建立常态化思想动态摸排机制,定期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研判,确保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报告、早处置。二是源头过滤,严守标准。严格执行人才引进政治审查、教材选用审核与学术活动“一会一报”制度,从源头筑牢政治安全防线。三是阵地净化,强化浸润。全面落实课堂教学、新媒体平台等阵地监管制度,培育红色社团,实施“善水文化”浸润工程,营造清朗育人环境。四是队伍赋能,压实责任。强化清新教风学风建设,细化党员职责,推行党员服务亮牌制度,完善党员干部量化积分考核制度,激发党员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坚持立德树人

  “水育工程”润匠才

  学院持续深化“水育工程”,以源头活水浇灌立德树人沃土,构建匠心传承、梯队成长的人才培育新生态。

  一是构建“三雁齐飞”发展格局。以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培养对象吴美琼、全国模范教师刘俊红、教育部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广西模范教师余金凤等名师为代表的“头雁”,带领团队负责人、支委、骨干教师等“鸿雁”先锋,通过“名师引领成长工程”精准滋养青年教师“雏雁”,助力其在党建、教学、科研等领域茁壮成长,多人晋升为骨干力量,涌现出广西水利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广西水利行业技术能手等中坚力量。二是推进“双带头人”引领实践。学院扎实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着力建设“党建业务强、专业水平精湛、先锋引领突出”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围绕《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共建节水灌溉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明专利等技术创新成果50余项,承担自治区级以上技术研发攻关项目任务5项,共同制定国家级别标准5项,为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圩镇、广西农投集团等开展技术培训5000余人次,实现以教育之水灌溉产业之田,以人才之源驱动发展之流。三是打造“善水文化”品牌。通过诵读水韵诗篇、讲述水利故事、宣传治水名人等一系列活动,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深化师生对水生态与水文明的认同。同步建成水利文化长廊、水情教育基地等实景场馆,构建起“思政引领、专业夯基、文化浸润、实践赋能”四维融合的育人维度,打造“灌溉排水工程技术”等国家级别课程思政品牌,全面提升了育人内涵与实效。

  夯实组织根基

  “水磐工程”润堡垒

  学院全面夯实“水磐工程”,以高质量党建统领发展全局,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凝聚协同攻坚合力。

  构建“一融双高”工作新格局,推行以“目标同心、部署同步、队伍同频、工作同力、平台同享”为核心的“五同聚力”工作法,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形成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良性机制。在组织体系建设方面,学院持续深化“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创建活动。在党总支“桂水红韵”主品牌引领下,教工一支部凝练“水之品”党建品牌、教工二支部打造“水之行”党建品牌、学生党支部培育“水之翼”党建品牌,构建具有鲜明水利特色的党建品牌矩阵,先后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自治区首批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首批广西高校示范党建品牌。

  党建引领成效显著,发展根基不断夯实。2022年,专业群以“优秀”等次通过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验收,入选广西新一轮高水平高职学校A类院校高水平专业群,获得国家级别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等“五金”建设成果23项,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彰显育人实效

  “慕水工程”润栋梁

  学院聚力推进“慕水工程”,构建具有水利特色的育人体系,推动教育成果汇聚涌流,润泽万千栋梁之材。

  依托“红源”红色研学路线、“静湖大讲堂”系列讲座、“走入水利工程”沉浸式微团(党)课等载体,实施“红脉启志、工程启智、行业启治”的“三启行动”,激发学生技能报国的家国情怀。创新“五式三全五育”培养路径,通过专业交叉融通式、校园文化浸润式、专业实训嵌入式、实习实践渗透式、校家社企共育式,构建从入学认知、在校学习、顶岗实习到毕业跟踪的“全周期、全过程、全方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完整育人闭环。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崇德尚技、扎根边疆,累计培养近2万名奋战在水利建设一线的优秀人才。学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金奖,获得国家级别奖项129项,涌现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获得者等优秀校友百余名,彰显了育人成效与社会贡献的深度融合。(吴美琼 李林 莫海燕 李小莲)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