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中国供图 (AI生成)
|
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被誉为“图学界的奥林匹克”。以前,塔里木大学的学子从未参与过该项竞赛的建筑专业类别赛事,来自东北林业大学的银龄支教教师丁建梅鼓励学生报名,并悉心指导,参赛学生最终获13项个人全能三等奖,实现了该校历史性突破。“看到他们从茫然、不确定,到自信发光,我也充满了成就感。”丁建梅说。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自2021年以来,东北林业大学先后向河池学院、塔里木大学、喀什大学派出了23位银龄教师,其中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59岁,在他们的倾情助力下,这些学校、师生们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和进步,东北林业大学的银龄之光点亮了西部讲台,为推动当地高等教育振兴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闯出教学新路子 2021年,孙中武、吕海波、吴淑杰、王秀华成为东北林业大学第一批援建河池学院的银龄教师;2022年,刘曙光、丁建梅、魏东波对口支援塔里木大学;近年来,更多银龄教师也纷纷加入了援建团队。 环境的不适,靠吃苦或许就能克服。但教学的不适,则需要这些老教师突破原有教学方式,设法闯出一条新路。在河池学院,孙中武主讲“生物化学”这门课。他说:“第一堂课,来听课的60多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但我发现有一些知识学生并没有掌握。学生基础不同,按照以前的讲法,他们理解不了。” 孙中武带领所在的生物化学教学团队提出了“一、多、强、变”的教学改革策略,即一条主线贯穿全课程、多措并举多元化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和过程性考核、灵活变通教学策略。经过3年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提升,此教学模式也在河池学院得到广泛应用。 在塔里木大学,刘曙光主要讲授“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等课程。“学生学习、考试不能光靠死记硬背,我们的课程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刘曙光很快改变了以往的考试形式,借鉴东北林业大学形成性考试方法改革的经验,实行开卷考试,题型也更加开放,“我会让学生们结合工程案例,找出问题并写出解决方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挑战 西部地区的部分学生因胆小、怯场,上课不发言、不提问,也很少与教师互动。吴淑杰经常对学生们说:“敢于挑战是成功者的品质,你们都很聪明,要勇于突破自己。”于是,一些学生开始主动找老师,吴淑杰总是对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表示肯定。现在,课堂氛围较之前活跃了很多。 同样,讲授“商务英语翻译”的魏东波,也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们大胆开口和大胆质疑,学生们被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轮流给其他组的学生当评委,培养思辨能力。 在河池学院主讲“高等代数”的吕海波也时常涌现出这样的成就感。他所带4个年级应用数学专业的450多名学生中,有17名学生在全国竞赛中获奖。 “看到这里的学生不断成长进步,我作为教师非常自豪。”孙中武已经在广西工作了4年多,他说,“只要组织需要,我会一直干下去。” 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除了站好三尺讲台,东北林业大学的银龄教师还挺膺担当,为提升年轻教师的专业能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希望当我们离开的时候,西部有更多的教师能够独当一面。”孙中武说。 河池学院利用“智慧教室”平台为孙中武录制了“生物化学”课全套的教学视频,供年轻教师长期学习。孙中武也把大量时间用于听取年轻教师的课程,及时把自己的意见反馈给年轻教师,帮助他们成长。他还鼓励年轻教师积极申报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年轻教师们的课题申报顺利通过。 苏润洲负责指导的一位数理学院青年教师刚入职不久,很多方面不太成熟,他就亲自给她上“大学物理”示范课,并从细节处给予指导。该教师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 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的专业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缺少工程实践经验。刘曙光根据自己十几年的工程设计及施工经验,对青年教师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刘老师为我们开展建筑给排水、建筑消防、采暖工程设计方面的讲座,深度交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方案、考试标准等,给了我们非常大的启发。”青年教师贾壮壮说。 “作为支教的银龄教师,我们就是一颗种子,后面的星星之火,还要靠受援学院的师生们自己来点燃。”魏东波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