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要闻
2025-10-11 星期六
浙江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从“真理的味道”中汲取力量
本报记者 蒋亦丰
  浙江外国语学院“真理的味道”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开展寻访调研。资料图片

  湖州学院为纪念“两山”理念提出20年举办绿色设计展。资料图片

  “娃儿们又来了。”看到远处飘扬的一面红旗,有村民认出了“真理的味道”几个熟悉的大字。连续第五个年头,浙江外国语学院“真理的味道”寻访调研小分队在暑期又一次走进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看民生听民事、知民情讲民意。

  村子后分片110号坐落着陈望道的故居,也是发生“真理的味道有点甜”典故的地方。穿越百年时空,浙江学子用信仰和行动诠释着对真理的追求。近年来,浙江教育系统围绕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体制机制、课程教材、课堂教学等方面系统发力,打造“真理的味道”大思政工作品牌,不断开拓并丰富其育人内涵。

  省域统筹,全局打造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启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思政资源丰富,人物璀璨如星。“真理的味道有点甜”的故事,已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浙江人踔厉奋发的精神动力。

  为将“真理的味道”转化为“真理的力量”,去年7月,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举办了全省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正式发布“真理的味道”大思政品牌。

  “一省打造一个品牌,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全面布局。”浙江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项工作由浙江省委统一领导、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相关部门协同。全省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作为议事机构,对一体化建设进行指导、咨询、示范、研判等。

  同时,浙江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和设区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应运而生,在孵化品牌活动、打造示范“金课”、形成研究成果、培养优秀师资等方面发挥“排头兵”“尖刀连”作用。

  嘉兴大学作为联盟理事单位,成立了嘉兴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协同打造“真理的味道·红船旁大思政课”品牌。学校组织并参与编写全国首套红船精神专题的大中小幼课程教材,与地方共建南湖革命纪念馆、秦山核电馆等32家新时代思政课研学基地。

  去年,该校发起“革命文物中的精神密码: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吸引了300多名大中小学生参与。当听到陈望道故居讲解员陈华仙介绍《共产党宣言》时,学生周馨激动不已:“以前只在书本上学习陈望道,今天能现场听到他侄孙女讲述,真是太难得了!这堂思政课就是在为我们理想信念作引导、打基础。”

  红船旁“大思政课”的育人效应还在延伸。学校开设的“红船精神与时代价值”课程上线后,被360所高校选择,共有19.69万人选课,累计互动达到199万次。

  在“真理的味道”品牌引领下,各地的主题思政品牌不断涌现,湖州地区的“两山”理念、绍兴地区的“柯桥经验”、杭州地区的“运河思政”,还有“八八战略”“共同富裕”等,凝练的成果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学段贯通,活学活用

  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年,大中小学如何上好这堂课?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体化示范金课团队牵头人,浙江理工大学教授肖香龙提前一年就开始了筹划。

  “‘两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浙江是发源地,教学资源丰富。”肖香龙组建了从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到本科(高职)的教师团队,分别选取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模板,开展同题异构。

  最终,团队确定了“童眼看两山、少年议两山、青年悟两山”的教学逻辑,小学段注重活动实践,初中段强化知识记忆,高中段激活乡情赤心和辩证思维,中职、高职侧重理实融通,本科段展开学理探究。“受初高中的知识内容启发,我们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引导小学生如何去关注生态之美,并融入了语数英等跨学科教学。”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校长魏强说。

  据了解,浙江全省类似的团队有100多个。为了撬动更多教师参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一是通过打造金课、示范团队等目标牵引,二是发布“思政教育一体化思维导图”典型案例作为参考。团队产出的成果除了在校内课堂应用,还通过专门的线上平台供全省分享。

  更辽阔的课堂,在新时代的“火热现场”。

  扫码登录“浙江省思政课实践地图”,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袁晓煊获取“寻迹溯源线路”,立即搜到了陈望道故居。跟着导航路线来到现场,通过地图推送的任务完成了沉浸式打卡研学。

  为破解学生红色研学缺乏统一平台的现实难题,浙江去年上线了“浙江省思政课实践地图”,收录全省思政育人实践点位459个,集成了图文详情展示、打卡评论记录、路线导航及分享等功能。省级层面设计了循迹溯源、生态共富、新质科技等5个主题研学路线,加上各地市的项目,大大小小总计有105条研学路线。

  实践地图提供的“活学活用”场景得到了学生们的青睐。为了让更多学生尝鲜,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地图的基础上,编制了“真理的味道·望道行”地图,覆盖省内32个红色基地及义乌地方43个特色教学点。

  多方参与,增味提鲜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建立了领导干部向大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制度,这项制度延续至今并不断扩面。今年,浙江全省开展“新时代变革实践”主题宣讲活动,10名厅长、50名高校书记校长走进大中小学,诠释“八八战略”的实践伟力。

  “为什么浙江能孕育‘六小龙’?”在宁波中学的大礼堂,浙江财经大学校长魏江用实践图谱给出答案:从永康五金的草根,到慈溪方太厨电的“单项冠军”,再到阿里巴巴引领数字经济发展。这些鲜活的故事,无不展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有学生感慨:“以前总觉得创新离我很远,但魏校长讲的案例让我明白,未来我们也可以成为这种‘协同引擎’的一部分。”

  在领导干部讲、思政教师讲的同时,青年学子也在现身说法。近年来,浙江常态化举办“三中全会青年说”“‘八八战略’在身边”等系列宣讲活动,以“开放麦”“脱口秀”等轻松活泼的形式,从青年视角开展思政教育。杭州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林雯洁读大学期间就开始宣讲,不但个人演讲风格“出圈”,还带领中外青年一起深入浙江蹲点宣讲,让真理的味道“出海”。

  “真理的味道是甜的,为真理而奋斗的人生是壮美的。浙江将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浙江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