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湖南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历来重视学科建设,于2005年获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于2010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多年来,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的特殊性和人才需求的现实性,坚持厚基础的人才培养导向,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调查、理论宣讲4个着力点,逐步探索出“教+研+调+宣”四轮驱动厚基础人才培养模式。 “教+研+调+宣”四轮驱动厚基础人才培养内涵深刻 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构建的“教+研+调+宣”四轮驱动厚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科属性、专业属性和培养要求,强调人才培养的根基性,旨在培养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社会调研本领在行、擅长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高层次、高质量、复合型专业人才。 “教”是指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资源、强化教学实训,鼓励学生投身课堂教学、融入教学竞赛,培养硕士研究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突出的教学技能;“研”是指依托论文写作专题讲座等活动以及课题立项加分制、导师项目“捆绑式”、发表学术论文制度化等机制,培养硕士研究生厚实的专业功底和突出的研究能力;“调”是指通过项目调研、论文调研、实践调研等多维形式,鼓励硕士研究生走进基层、扎根一线,充分掌握客观、真实、有用的素材,培养突出的社会调查能力与分析能力;“宣”是指通过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研究与学理性阐释,用心用情用力开展高质量的理论宣讲活动,大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站,不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引领力与强大的传播能力。 “教+研+调+宣”厚基础人才培养既是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实践,也是人才培养内涵的具体落实落地和学科整体发展的强力保障。 “教+研+调+宣”四轮驱动厚基础人才培养多维发力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紧紧围绕“教、研、调、宣”四个着力点,提出了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主要做法。 一是形成“三维度”教学能力提升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学院逐步形成“以教奠基、以训强基、以赛促教”的“三维度”教学能力提升体系。在“以教奠基”方面,增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专题,优化课程设置,加大教学实践比重;在“以训强基”方面,建立“教学技能工作坊”和助教岗,组织学生开展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反复磨课和交叉听评课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课堂教学;在“以赛促教”方面,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研究生教学竞赛,承办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集中展示活动。 二是打造“全过程”科研训练培育链。学院提出“研究生是学院科研的生力军”,推行“师生学术共同体”,依托“课题申报与论文写作”专题讲座培育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兴趣,以“导师项目‘捆绑式’”督促学生实现“入学即融入科研”,以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作为评优争先的基本条件,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作为学位授予条件,让科研训练贯穿研究生培养始终。 三是建构“三层次”调查研究体系。学院依托“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调查方法论”等专题教学,引导和强化学生的调研意识,逐步建构集项目调研、论文调研、实践调研于一体的社会调查研究体系,将“调查研究”贯穿学术研究始终,切实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使研究结论客观真实。 四是淬炼“专业化”理论宣讲品牌。学院选拔50名优秀学生成立以导师为主导、以硕士研究生为主体的“星火宣讲队”和“政能量之音”宣讲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社区、基层开展有主题、有计划、有针对性、有实效的理论微宣讲,提升理论宣讲队伍的专业性,增强理论宣讲的引领力和传播力。 “教+研+调+宣”四轮驱动厚基础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教+研+调+宣”四轮驱动厚基础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以来,成效显著。 一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教学能力明显增强,先后在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活动、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等教学竞赛中获奖7项,求职试讲通过率超90%;学生科研意识增强,科研水平提高,先后获得省级项目9项、校级项目8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13篇、会议获奖论文42篇;学生基本具备社会调研技能,项目研究调研率达70%,学位论文调研率超50%,研究生立项社会实践调研项目14项,结项优秀率超80%;理论宣讲初见成效,学院先后在国企党支部、社区、中小学、基层开展理论微宣讲200余场,社会反响良好。基于学生核心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较高水平。 二是导师教研水平提升。导师教学水平明显提升,学生评课优秀率达95%,在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奖5项;导师科研水平显著提高,科研成果丰硕,围绕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问题研究等,先后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以及省部级以上重大、重点项目8项,一般项目150余项,横向课题3项,科研经费超600万元,出版学术专著5部,在权威期刊和报纸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得各类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奖项10余项。 三是示范引领作用显著。“教+研+调+宣”四轮驱动厚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在湖南省内外40余所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实现推广应用,近年来,学院办学成果与人才培养成效被主流媒体多次报道。 (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肖映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