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中学(集团)科创团队在第39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夺得7项大奖
|
|
新安中学(集团)学生社团开展科创活动
|
“学校开设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课程,我在课堂上学到了许多知识,既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我的成就感。”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以下简称“新中集团”)高二学生谢政鹏表示。当推开芯片技术选修课教室大门时,精密排列的十几种芯片和操作台上堆满的导线设备,颠覆了谢政鹏对前沿技术课堂的预想——原本以为会很枯燥的理论课堂,实际上充满了有趣的工程实验。 课堂上,授课教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边界,不再局限于课本中固有的电路知识,而是基于现有电路提出全新的功能要求,引导学生在思维碰撞中突破常规。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谢政鹏拓宽了思维,更让他锚定了人工智能与微电子领域的深造方向。 谢政鹏的成长,恰与新中集团的教育革新同频共振。作为深圳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示范区示范校,新中集团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以“创卓越集团,办湾区名校”为目标,以“多元发展,创想未来”为发展愿景,开展以“五创”素养为内核的“创想教育”,着力建设突出创新素养的整体性、系统性、融合性育人体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创想、创造、创新型时代新人。超80门校本课程如同繁星,照亮学生的前行之路,让每名学生都能实现“自我发现,自我超越”,在创新中不断成长,在创造中成就自己。 “两院五创”课程体系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立体坐标系” 新中集团历经37年办学沉淀,已成为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新中集团在壮大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当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号角吹响,当深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步伐,学校敏锐捕捉到时代对基础教育的新诉求,在人工智能重构生产方式的今天,新中集团从培养“解题高手”转向孕育“创新种子”。学校管理层经过深度调研提出“创新应该成为每名学生的成长基因”。基于此,学校提出了“创想教育”这一理念。创想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教育。学生只有放飞思绪,尽情想象,思维才能在无限延展的时空中驰骋。 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在创新人才培养需求日益迫切的当下,新中集团聚焦“如何构建科学适切的课程体系,开发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优质课程”这一问题,紧扣“培养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时代新人”这一育人目标,创新构建“两院五创”课程体系:构建以高考为导向的“学院”素养课程群和以兴趣为驱动的“书院”融合课程群,打造“文创”领域的博雅书院、“科创”领域的鼎新书院、“体创”领域的行健书院、“艺创”领域的尽美书院以及“社创”领域的笃行书院,推动五大书院的课程共同发展。 “两院五创”课程体系巧妙实现了知识筑基与创新赋能的融合:“学院”素养课程群筑牢学科根基,为学生搭建系统的知识框架;“书院”融合课程群则以跨学科融合为特色,打破学科壁垒,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小学至高中贯通式的“文创”“科创”“体创”“艺创”“社创”五维课程,为每名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成长路径,助力他们在多元赛道上绽放独特光彩,推动“五育”并举落地生根。 在课程开发中,新中集团引导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开发多样化课程,形成课程链意识,以“第一课堂”为主战场,夯实知识根基;以校本选修课组成“第二课堂”,补足“第一课堂”未涉及的素养内容;以实践课堂联动社区与社团,架起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三者环环相扣,如同精密齿轮相互咬合,形成提升学生素养的闭环体系。 “文创博雅”课程 在人文浸润中培育文化自觉与优良品格 在新中集团高中部,生物教师精心打造“植物摄影与分类”课程,化身“植物探险家”,带领学生踏遍校园的土地,采集植物,记录性状,制作出精美标本,让校园里的每株花草都成为可触摸的知识载体;语文教师则搭建“校园景观散文大赛”舞台,鼓励学生用充满诗意的笔触写下动人篇章。学生穿梭于校园各处,为植物挂牌、制作标本、撰写报告,这一切努力终将汇聚成一部凝聚智慧与匠心的《新安植物志》,每一页都诉说着不同植物的独特故事,用照片和文字组成了自然与人文的美妙画卷。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新中集团提出了“文创博雅”课程理念。学校对标新课标、新高考,深耕学科基础,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其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熠熠生辉。 新中集团高中部语文科组以匠心为锤,以创新为凿,精雕细琢出校本课程“《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等,深入开展《乡土中国》读写一体化教学,在“五创”理念下进行教学创新。语文教师在“文创”与“艺创”领域展开大胆且富有成效的探索,例如,教师变身文化使者,与宝安图书馆新安街道分馆携手推出“师启书香·阅伴成长”整本书阅读领航计划,帮助学生剖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传承文化薪火。新中集团语文学科厚积薄发,获评深圳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示范区学科示范基地。学校开展的整本书阅读项目,如“梦入红楼——细品红楼梦中人”等课程,不仅在深圳教育界声名远扬,更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些课程为学生打开了通往经典文学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文学魅力,提升人文素养。 新中集团深知人文素养的培育需要多元土壤。近年来,集团引导各学科精心培育文化沃土,以丰富的课程、多彩的活动,让人文素养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茁壮成长。新中集团高中部地理学科开设的“走进地理书的旅行——发现中国之美”课程,巧妙突破校园空间局限,学生通过地理视频,足不出户便能领略祖国的壮丽山河,感受不同区域的独特魅力。 在新中集团外国语学校第八届国际文化节上,七年级学生在“中国城市之美”知识竞赛中探寻城市历史文化密码;八年级学生通过英语配音重现中国电影的经典片段,演绎“中国电影之美”;九年级学生利用英语小报和展板,解读“中国文学之美”……这场以“中国之美”为主题的盛会,依托英语实践与文化交流活动课程,搭建起文化自信与国际视野交融的桥梁。这场文化盛宴,让学生在多元活动中感受“中国之美”,也展现了学校在跨学科教育与文化传承上的不懈探索。 “科创智能”课程 打造激活创新驱动力的“引擎” 在3D打印选修课上,新中集团高中部学生王铭炜操作着设备,数字模型在激光扫描中逐渐具象化,将王铭炜脑海中的创意变为触手可及的实物。这门课程不仅能够传授技术,更是空间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训练场。从设计草图到三维建模,从材料选择到打印调试,每个环节都需要王铭炜在试错中探索,在迭代中优化。王铭炜表示:“当看到自己设计的零件从打印机中‘生长’出来时,那种成就感比解出一道难题更让人兴奋。” 在新中集团,一场关于创新与成长的教育实践蓬勃展开。作为深圳市科创教育的先行者,学校以探路者的姿态破局,精心打造“科创智能”课程,引导学生“激发科技之想象,创造智慧之未来”。对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构建“强基课程”“大学先修课程”“综评课程”等丰富的课程体系。 拔尖创新人才不是“拔”出来的,而是在适宜的土壤中“长”出来的。创新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尽头,想象力有多远,创新的脚步就能走多远。“创想、创新、创造”正是新中集团“科创智能”课程的核心理念。依托中小学一体化优势,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新中集团开设创客等50余门素养课程,形成了贯通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新中集团各校区“科创智能”课程的顶层设计各具特色。各校区以国家课程夯实科创教育基础,以地方课程弥补科创教育短板,以校本课程打造科创教育品牌。 新中集团高中部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的课程设置,配合天文等素养课程以及无人机等社团活动,形成了“课堂+社团”的多元育人模式,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丰富选择。 新中集团初中部的教师依托科技创新课程图谱开展教学,以“同伴互助+社团加持”为抓手,组织学生参加高水平科创竞赛,为“科创苗子”搭建成长阶梯,助力“小发明家”登上科创“大舞台”,学校获评深圳市人工智能试点校。 新中集团第一实验学校以特色课程为突破口,开设“人工智能编程”等课程,课程内容兼具学习性、生活性、时代性、综合性和国际性,全方位为学生成长成才赋能。 科创教育的星火在新中集团各校区渐成燎原之势。其中,新中集团第二外国语学校深挖自身特色,创新探索“一体两翼三要点”的科创教育模式,以科创教育课程建设为纲,以丰富多彩的活动竞赛和项目式学习为两翼,围绕资源整合、教师培训以及机制构建3个要点,通过自主开发、校企合作、整合社会资源等方式,打造出涵盖多门课程的科技创新课程群,实现了义务教育全学段课程的优化迭代。 从选修课上的灵光乍现,到社团活动的反复试验,再到“科创节”的精彩展示,学校提供的不仅有设备支持,还有完整的创新孵化链条。当新中集团高中部首届“科创节”开幕,校园化身为创意与智慧交织的热土。以“创想×科创=鼎新力+创造力”为主题的“科创节”,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技创新的种子。 丰硕的成果印证着新中集团科创教育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新中集团荣获近百项全国奖项,入选“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学校。学生在第39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7项大奖;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萌芽赛道,新中集团高中部“健运通—便捷式社区健身器械提升装置”项目斩获全国金奖。 “体创健康”课程 在运动中实现身体素质与个人素养的“双重提升” 飞盘如灵动的精灵,在空中划出绚丽的弧线;乒乓球于球台上来回穿梭,发出清脆的声响;而击打匹克球发出的声音则形成了独特的运动旋律……新中集团学生蓝林霄选择了“飞盘”“乒乓球”“匹克球”3门体育课程,尽显他对运动的无限热爱,也让他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 近年来,新中集团打造了“体创健康”课程体系。学校以“教会、勤练、常赛”为坚实基石,构建“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学生在挥洒汗水中习得特长,在跃动的身影里编织热爱之梦,共同奔赴“人人有专长,个个绽光彩”的健康未来。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子营、深圳市女足高水平运动项目学校……这些荣誉是新中集团初中部在体育领域深耕的见证。“第二课堂”社团与体育特色精品课程,如同肥沃的土壤,孕育出一批批体育健将。在省、市级比赛中,新安学子们摘金夺银,光芒四射,新中集团为各级足球协会输送了谭青、陈丽娜等璀璨新星。 新中集团第一实验学校连续7年获得深圳市宝安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冠军。在2023年深圳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新中集团第一实验学校田径队凭借2项金奖、2项银奖、8项铜奖的优异成绩获得团体总分冠军。 在每年深圳市宝安区的体育竞赛中,新中集团始终稳居总分前列,用实力书写着体育强校的传奇。 当新中集团高中部“体创节”盛大开幕,校园瞬间化作青春的海洋。学生精心编排的舞蹈表演,在网络世界掀起热潮,点击量累计突破200万。在新中集团,体育不再是简单的课程,而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载体。 “艺创审美”课程 在艺术浸润中搭建通向美的桥梁 在新中集团版画选修课的课堂上,美术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了版画的奇妙世界。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鉴赏特定时期的经典版画作品,还能体验版画制作的流程,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精美版画,这样的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新中集团充分挖掘各学科中蕴含的品德美、社会美、科学美、健康美、自然美等丰富资源,大力推进“艺创审美”课程建设,打造包含专业课程、艺术跨界课程以及中国传统艺术课程的多元化艺术课程体系,为学生搭建广阔的艺术探索平台。 新中集团在美术和音乐教育领域成绩斐然,多年来为知名艺术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在艺术教育领域声名远播。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学校对艺术教育的创新探索: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美术鉴赏课、音乐基础课,培养学生的基本审美能力,也有针对艺术特长生的集训,为高校输送专业人才,更有打破学科边界的艺术跨界课程,如“AI音乐创作”“数字绘画与编程”等,让每名学生都能找到绽放光彩的舞台。 艺术社团是新中集团初中部开展美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其制作的“温润如玉蜡雕工作坊”获得全国第七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学校通过社团活动和系列课程,引导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在艺术的熏陶中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学校的美育成果不断获得外界认可。在第八届广东青少年书画大赛深圳赛区颁奖典礼中,新中集团外国语学校学生表现出色,组委会授予学校“突出贡献奖”。 为进一步弘扬校园艺术文化、激发青少年艺术潜能,新中集团成功举办首届“艺韵飞扬,青春绽放”校园舞蹈、器乐大赛。此次大赛以青春与传承为内核,突破性地将AI技术深度融入创作环节。参赛选手运用AI生成原创舞蹈配乐、设计动态背景视频,让科技元素与艺术构思巧妙融合。 舞台上,虚拟与现实交织,既展现了数字化时代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现代活力,全面呈现出当代青少年的风采与艺术创造力,为校园增添了蓬勃的艺术生机。 如今漫步校园,艺术之美早已突破课堂边界,融入校园文化生活的每个角落:走廊里的学生艺术作品展览,课间播放的经典音乐赏析……这些浸润式美育场景,滋养着学生的心灵,让审美教育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用艺术语言表达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社创实践”课程 在真实场景中培育责任意识与实践能力 近日,新中集团高中部1600余名学生走出校园,到35家单位参观学习,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职场体验记”。 十年磨一剑,新中集团形成了“一体两翼多平台”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生涯理论学习与生涯体验活动为两翼,设置体验式生涯课堂教学、职场人士大讲堂等七大平台。学校承办中国生涯教育学术研讨会,相关成果获得广东省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成果一等奖。 作为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新中集团深知教育的真谛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还在于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探索世界。学校以生涯教育为“社创实践”课程核心,聚焦学生的“生存、生活、生命”,通过建设生涯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等,培养学生基本的生存能力、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与探寻生命意义的意识。 当生涯教育遇上跨学科融合,教育创新的“化学反应”令人惊喜。新中集团注重将生涯教育与科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有机结合,促进“五育”并举与融合育人。开展三峡研学活动课程,将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融为一体,这种打破学科壁垒的融合教育,在真实场景中完成了学生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双重升华。 在新中集团,教育创新的涟漪不断向外扩散。新中集团初中部在实践中深化“社创”理念。初二年级联合宝安教育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发12门特色课程,让学生在品德修养、才干增长、体魄锻炼中提升综合素养。 新中集团第二外国语学校的学生走进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参加“每周半天计划”校外实践课。在“探秘园博园·感受生物多样性”的主题下,学生以自然观察、生态记录和小组探究等方式,感受着生物多样性的魅力。这种亲近土地的教育实践,让城市少年重新建立起与自然的深层联结。 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是新中集团打造“社创实践”课程的重要抓手。新中集团通过打造主题教育活动,把挂牌优秀企业作为生涯教育体验基地,构建了学校主导、家校互动、社会合作,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学生在职业体验中记录行业观察心得,在社团活动中挥洒创意,在义卖现场感受责任担当……这些真实的成长印记,正是学校践行“创想教育”的生动注脚。这里没有虚构的成功案例,只有脚踏实地的教育实践:从国家课程的扎实奠基到校本课程的特色探索,从课堂内的理论学习到职场中的沉浸式体验,每一步都在为学生铺设认识自我、适应社会的成长之路。 教育的耕耘,终会迎来收获的季节。新中集团高中部师生在2025年初种下的2025棵向日葵,如今形成了一片金黄的向日葵花海,学校将向日葵基地空间打造为“五育”融合的生态样本、“五创”课程的校本表达。向日葵“逐光前行”的生命姿态,正是学校“多元发展、创想未来”愿景的生动隐喻:在这里,每名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方向,在“两院五创”课程滋养下,学生像向日葵一样始终面向阳光,在创新中绽放,在实践中成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安中学[集团]党委书记 蔡景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