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8 星期三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荆州高新区学校
建强教联体 共谱教育优质均衡新篇章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荆楚大地上,一场以“优质均衡”为核心的教育变革正悄然铺展。作为区域教育的先进典型,华中师范大学附属荆州高新区学校(以下简称“华师荆州附校”)以教联体建设为抓手,以“优质均衡、资源共享、特色共生”为目标,积极携手城乡多所学校,探索教联体学校协同发展新模式,打破校际壁垒,整合教育资源,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理念筑基:优化布局,擘画优质均衡发展蓝图

  教联体建设,始于理念革新,成于布局优化。华师荆州附校深谙“独行快,众行远”之理,以“融合型”“共建型”“项目化”三线并进,构建了“一校带多校、强校扶弱校”的教联体发展格局。

  在具体实施路径上,华师荆州附校创新采取“分层推进、分类施策”的发展策略。例如,与太湖中学实现深度整合,构建融合型教联体,两校师生合并管理,并逐步实现单一法人治理模式,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更形成了“1+1>2”的聚合效应;与李埠中学结成共建型教联体,通过干部轮岗、师资流动、教研共进,带动薄弱校实现“脱胎换骨”;与太湖港小学、李埠小学等学校共建项目化结对帮扶机制,以“一校一策”精准发力,实现差异化发展。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学校深感教联体不是简单的“组团”,而是通过制度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布局的进一步优化,既体现“因校制宜”的智慧,更彰显“以城带乡、以强扶弱”的责任担当。

  质量为本:深耕教学,结出优质均衡发展硕果

  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联体发展的生命线。华师荆州附校教联体坚持“优质资源共享、教学标准统一、评价体系共建”,以“硬核”举措推动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示范引领,龙头校发展成效显著。2024年,华师荆州附校再次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仅获得市、区两级表彰,更以优异的成绩稳居荆州区第一方阵。这份成绩的取得,源于学校对教学质量的精益求精。历年来,学校教学团队坚持开展分学段教学研究:针对一至二年级学生特点,重点探索“五育”融合的无纸化作业与评价体系;针对三至六年级学生,在严格控制作业量的基础上,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优化学业评价方式;在七至九年级,学校以“同伴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共享学科教学资源,全面提升教学品质。

  携手共进,成员校发展势头强劲。“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华师荆州附校通过定期开展跨校教研活动,组织学科骨干教师跟岗交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辐射,各成员校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数据显示,李埠中学在教联体的帮扶下,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成功摘掉了“荆州市质量薄弱校”的帽子。此外,太湖小学、李埠小学等成员校还通过项目化协作,在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活动赋能:多维联动,凝聚优质均衡发展合力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仅需要“硬实力”的坚实支撑,更需要“软文化”的深度浸润。华师荆州附校教联体以活动为载体,推动城乡师生“共研、共建、共融、共享”,让教育在多元互动中焕发蓬勃生机。

  品牌活动树标杆。2024年秋季,教联体以“拼搏向前,健康校园”为主题,成功举办首届联合田径运动会。赛事期间,“城乡混编”的接力赛让来自不同学校的学子们在赛道上并肩作战,传递着团结与奋进的力量;师生共舞的开幕式,以青春的活力和创意展现了校园文化的多元魅力。这场运动会不仅为各成员校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成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有力注解。

  共育活动促成长。教联体始终秉持“活动育人”理念,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持久活力。例如,在“送教下乡”活动中,特级教师高良琴走进李埠小学,执教示范课,并与教联体学校的教师进行深入的教学研讨;在“说课评选”活动中,教联体创新采用校际联合评审机制,由成员校共同组建专业评委小组,通过系统指导和严格评选,推选优秀教师代表组成联合参赛队参加区级竞赛,充分彰显教联体的团队协作优势。

  强师为要:青蓝相继,筑牢优质均衡发展根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华师荆州附校教联体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核心工程,以“青蓝工程”为抓手,系统推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青蓝结对”传薪火。教联体创新实施“1+1”导师制,组织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精准结对,通过个性化指导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青年教师王晓燕在精品课评选中获省级奖项,她在结对日志中写道:“从教学设计到课堂管理,师傅手把手教我,让我少走了三年弯路。”

  “多元培训”强内功。教联体构建多层次、立体化教师培养体系,打造开放共享的专业成长平台。一方面“走出去”学习,组织教师赴华师跟岗研修;另一方面“引进来”示范,成功承办荆州市小学语文名师“荆”课(湖北省特级教师焦鹏程执教)、深圳柳州荆州三地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荆州区智慧课堂优质课展示等品牌活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共享。

  “课题引领”谋创新。依托华师荆州附校省级规划课题,教联体建立校际教研共同体,开展联合攻关研究,形成“问题共研、成果共享”的教研新生态。其下3个子课题作为市级规划课题成功结题,曾德银、刘晓萌等教师撰写的教研论文在权威期刊上发表,齐晓、曹丹妮等教师的精品课获省级一等奖。这种“以研促教、以教带研”的良性循环,不仅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更推动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未来可期:守正创新,续写优质均衡发展华章

  站在新起点上,华师荆州附校教联体锚定“优质均衡2.0”目标,以“三个深化”为实施路径,擘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蓝图。

  深化资源整合,推动教联体从“物理组合”迈向“化学融合”,共建跨校课程资源库,实现教案、试题、课件全域共享,让每所学校都能“各取所需、各展所长”;深化数字赋能,建设“智慧教联体”平台,运用AI(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学情诊断,助力个性化教学;深化队伍建设,横向广泛开展“名师工作坊”“校际教研共同体”等活动,纵向构建“新锐—骨干—名师”成长梯队,深度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让每名教师都能找到专业成长的支点。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展望未来,华师荆州附校教联体将继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持续推动区域城乡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在荆楚大地上谱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育现代化新篇章。(段远景 王文)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07建强教联体 共谱教育优质均衡新篇章 段远景 王文2025-05-28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荆州高新区学校 2 2025年05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