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9 星期一
内蒙古准格尔旗职业高级中学
以“双优校”建设为抓手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上,准格尔旗职业高级中学以“双优校”建设为抓手,秉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宗旨,走出了一条以“三全育人”铸魂、以专业建设强基、以产教融合赋能、以智慧校园提质、以“温暖”文化润心的特色发展之路,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以“三全育人”铸魂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以“文明月”活动为突破口,通过完善育人机制、创新实践路径、凝聚育人合力,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处处有教育”的生动局面,让“三全育人”理念落地生根。

  在育人机制上,构建“校长统筹—专业系部联动—班级落实”的三级架构。每年文明月活动主题由全校师生共同研讨确定,既涵盖“民族团结进步”“工匠精神”等时代命题,又聚焦“校园欺凌”“手机管理”等现实问题。同时,创新“五对五要”(对机遇要抓、对环境要惜、对学习要勤、对自己要严、对技艺要磨)德育体系,将思政元素贯穿课程教学、技能实训、日常管理全过程。

  在实践路径上,文明月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形成“四季有主题、全域有阵地”的格局。以十月文明月为核心,延伸出学雷锋、青年节、学党史等不同主题的月度活动,实现全年育人不断线;活动空间从课堂拓展至企业车间、田间地头、科技场馆,让育人活动更加‌立体化、实践化,助力学生“知行合一”‌。

  独木难成林。为了广泛凝聚育人合力,学校一方面通过主题教育、制度规范、表彰激励等方式,让每名教职员工肩担育人责任;另一方面借助家长课堂、社会实践等渠道,向家庭和社会借力,构建了校家社密切协作的育人网络。

  以专业建设强基

  专业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学校紧跟时代步伐,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集群。

  学校现有14个专业,覆盖计算机应用、建筑工程施工、幼儿保育等多个领域。化学工艺专业建设理虚实一体化教学场所,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岗位专业技能素养;采矿专业与多家大型企业合作,构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为采矿行业培养大量优秀人才;机电专业依托先进实训设备和校企合作项目,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满足师生教与学的需求,学校加大专业建设投入,购置先进教学设备,建设高标准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实践条件。例如,化学工艺专业通过建设虚拟现实理虚实一体化教室等,让学生得以身临其境感受化工生产流程,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此外,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近年来,学生在国家、自治区、市级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满足专业发展需求,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策略,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到校兼职任教,将全新行业知识和技术带入课堂;安排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跟岗实习,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以产教融合赋能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先后与20多家企业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等多种形式的合作项目。通过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共担教学任务,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学校与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及相关企业创新实施了“2+2+1”或“2+2+2”的“院校企订单式培养模式”,即中职两年、高职两年、企业实习一年或两年,确保学生在中职阶段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在高职阶段深化专业知识,并在企业实习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保障学生“入学即就业”。自2023年在采矿和化工专业试点以来,已为鄂尔多斯职业学院输送生源141人。

  此外,学校积极争取政府部门支持,深化产教融合。在政校企合作模式下,政府部门、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和企业实际紧密对接。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准格尔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内蒙古工业大学、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准格尔旗职业高级中学和准格尔旗力量煤业有限公司在政校企联合培养座谈会上达成共识,并举行“力量班”签约仪式,成为政校企协同育人的生动实例。

  以智慧校园提质

  教育数字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学校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用科技赋能教育。

  学校充分利用智慧教室等信息化场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智能化设备和系统,教师可以轻松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呈现,如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虚拟实验等,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学校还依托班牌系统实现了精准考勤和课表查询等功能,为师生校园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实训教学方面,学校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解决了传统实训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虚拟技术构建的模拟实训环境,学生可在安全无风险的情况下提前熟悉和演练复杂操作流程,为后续真实场景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学校还建立了数据中心,打通教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多个业务系统,实现校内数据的共享和联动。通过数据分析,学校能够精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需求,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如今,校园里的5G+VR实训室让采矿专业学生“身临其境”,大数据平台能实时生成学情诊断报告……

  以“温暖”文化润心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坚信“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因此一直秉持“德技兼修、知行并重”的校训,致力于打造“温暖”的校园文化,让每名学生都能拥有出彩的人生。

  课堂上,教师们用耐心与智慧,关注每名学生的成长需求,让课堂成为知识与温暖的双重殿堂。课后,学校定期举办各类活动,如校园文艺汇演、体育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端午节包粽子等,为学生搭建多样化的成长平台,引领他们在良性竞争与团结协作中温暖前行。

  此外,学校还主动与周边乡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充分发挥师生的专业技能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提升了社会责任感,更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温暖的传递与延续,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文明月”到“力量班”,从理虚实一体化教室到数字化实践平台,准格尔旗职业高级中学以“双优”建设为轴心,书写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奋进篇章。站在新起点,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提升育人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陈宝生 刘乃良 唐秀林)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10以“双优校”建设为抓手培养高素质人才 陈宝生 刘乃良 唐秀林2025-05-19 内蒙古准格尔旗职业高级中学 2 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