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 星期四
烟台大学
创新多元文化语境下声乐教学路径

  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烟台大学坚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以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素质、重实践、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探索多元文化语境下声乐教学的创新路径,切实提高声乐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夯实声乐教学创新基础

  声乐这一文化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世界范围内人们的审美价值标准。多元文化语境下的高校应及时转变传统声乐教学理念,深化声乐教育教学改革,在继承和发展民族声乐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借鉴世界优秀的声乐文化,以多元化的思路来发展声乐教学理念,推动我国声乐教育长足发展。学校围绕民族声乐传承、高素质艺术人才培养、声乐教学改革深化等目标,从顶层设计入手、从队伍建设发力,科学夯实声乐教育教学创新的基础。

  梳理思路。为适应多元文化的发展要求,高校应营造多元化的教学氛围,既传承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也学习其他民族、其他风格的音乐作品。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正确的声乐教育观,秉承文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把握声乐教育内涵,深化声乐教育改革,既注重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强化学习其他风格、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才。“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获批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打造队伍。学校在国内外广泛吸纳优秀人才,同时坚持以科研促进教研、教学的理念,强化有组织科研,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开设面向全体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考核方式改革的教研项目,鼓励教师开展科研项目申报和学术研究,力争在科研成果上取得新突破。

  多元合作。学校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人才共育、合作共赢、共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合作形成“1+1>2”的协同创新效应。与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建立各类实习实践基地10个。与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韩国檀国大学音乐学院等高校建立研究生人才联合培养项目。联合烟台市文化馆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研学基地,共同发挥地域优势与当地民间艺术的力量,更好地传承、发扬民间传统艺术,培养高水平、多元化的“海阳大秧歌”应用型艺术人才。

  探索声乐教学创新策略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高校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适应多元文化的发展需求,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完善课程设计、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声乐教学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学校构建起“严抓教学质量、优化课程建设、国际合作培养、产教融合实训、思政育人与实践”的人才培育体系,在声乐教学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

  创新教学方式。当前世界音乐发展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要提高我国音乐的发展水平,就必须加大我国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承弘扬力度,让优秀的民族声乐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播。学校先后赴烟台京剧艺术馆等地进行调研,近距离接触和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并结合专业技能实现理论知识的转化,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培养学生传承与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的自觉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深化课程思政。学校积极探索艺术美育新形式,创新打造“音乐厅里的思政课”,把民族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举办《歌剧排练》课程教学实践暨中国红色经典民族歌剧片段学生结业汇报音乐会,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排演民族歌剧《沂蒙山》,全新尝试与探索“沂蒙精神”的传播途径和方式,用“简而精、小而实”的沉浸方式向观众展现那段峥嵘岁月。

  拓展声乐教学创新实践

  声乐艺术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声乐教学必须结合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多元音乐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声乐的学习、使用能力。学校不断探索优化艺术类学生教育培养路径,全力构建声乐教育实践模式,以“学习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示范结合”“讲台与舞台结合”的思路,拓展实践育人平台,提升艺术人才培养质量。

  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学校举办以“音乐教学论”“西方音乐史”“外国民族音乐”等理论课程为内容的融合实践音乐会,通过舞台实践的形式,进一步延展课堂教学的内容,也将课程内容和知识点融会贯通,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增强学生音乐学习的迁移能力,达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目标。

  以演促学、演教融合。学校连续举办多届艺术月品牌特色活动,先后组织合唱团、管乐团、民乐团等师生陆续举办专场演出,引导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培养艺术情怀,增强历史责任感。精彩上演民乐舞台剧《烟大学子乐游记》,通过民乐舞台剧让学生和观众沉浸式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学生在舞台剧的表演中不仅是演奏者,同时还是演员,在艺术实践中实现民乐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赋能。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校先后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二等奖1项、第十四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1项。烟台大学海之韵合唱团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混声合唱团和女子合唱团获山东省高校最美歌声比赛“歌声激荡四十年”并列一等奖。

  深化声乐教学创新服务

  在多元文化语境下我国音乐发展水平的提高,需要加大我国民族声乐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让我国优秀的民族声乐得到更有效的传播。学校着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加强艺术实践和社会服务工作,带领组织师生开展音乐文化普及、艺术培训等社会服务活动,展现声乐教学的价值作用,为地方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为地方文化经济建设服务。学校以“以艺润心、向美而行”为主题,举办四届艺术月展演活动,对提高美育和服务地方文化发挥积极作用;受邀参加历年烟台市春节晚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国际葡萄酒节开幕式、中国音协“金钟之星”烟台慰问演出等活动,获得多方赞誉及好评。

  丰富社会服务载体,用专业所长和青春热情服务群众,促进文化交流。学校走进祥隆社区开展声乐教学活动,带领社区老人通过呼气、吸气练习基本功,并讲授乐理知识,共同演唱《友谊地久天长》,有效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舞蹈兴趣班、中央大街、防洪纪念塔、斯大林公园等哈尔滨众多著名景点开展东北秧歌教学与宣讲活动,创新发展形式发扬东北秧歌,推动传统艺术发展,促进非遗文化传承。(于潜)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12创新多元文化语境下声乐教学路径 于潜2025-05-15 烟台大学 2 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