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 星期四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成龙影视传媒学院
全链贯通 创新培养电影人才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成龙影视传媒学院是武汉设计工程学院与成龙集团联合设立的一个影视传媒类学院,由国家一级演员、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成龙担任院长。学院以“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服务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影视传媒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三对标、三进入”的专业育人模式,着力培养能熟练运用现代影视技术,具有艺术鉴赏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影视传媒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锚定产业需求

  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成龙影视传媒学院成立之初,院长成龙明确了学院的办学定位及专业人才培养规划:“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和电影产业紧密结合,他们要能说、会写、会演、会拍、会剪,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行业的发展。”目前,学院重点以“影视工程人才”培养为特色,开设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影视摄影与制作、表演、舞蹈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共9个专业,形成了全院共演一出“戏”的学科专业群,并于2023年被认定为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

  “在影视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所需要的每一种人才,学院都设置了相应的专业进行培养。”成龙集团选派在行业一线工作的制片人、导演、编剧、美术设计、表演指导担任学院行业导师,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育教学和影视创作。他们自带行业资源和丰富经验,带领师生将专业建在产业上,将教学融入到实践中。入选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名单的肖洋被学院聘为专职教师,教授“影视剪辑”“故事片创作呈现”等课程,他始终坚持将行业经验运用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调动剪辑思维、磨炼剪辑技巧,实现教学相长。

  学院为满足行业化、标准化教学需求,累计投资5000万余元,拥有现代数字化超高清电影拍摄配套设备80余套。建成达芬奇在华中地区首家行业认证的影视校色基地、8K超高清数字后期制作影厅、全频段环绕声影视音频工作室,学院是湖北地区目前仅有的一所满足院线电影拍摄、剪辑、混音、调色、封装全流程需求的影视学院,接待剧组拍摄制作作品800余部。

  依托“三对标”

  打造影视人才“梦工厂”

  2025年3月,由学院主办的成龙电影A计划第七期“香港特别发布”在香港国际影展(FILMART)举行,学院师生作品《木头人》作为“校园新芽项目”入围创投单元,获得行业评审的指导,这是学院与成龙电影A计划进行资源有机结合的探索,形成了创新型影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近年来,学院通过推进“人才培养定位与市场对标、课程设计需求与企业对标、实践创新成果与赛事项目对标”的“三对标”教学手段,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院自2021年起主办成龙电影A计划,既为师生的创投项目提供专业助力,也面向社会青年电影人提供体系化的电影制作指导,构建起从专业培训到项目执行的全流程支持体系,并形成人才培养与产业资源的双向输送机制。

  在此模式下,学院系统构建了新时代影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出“毕业联合作业”“院长课堂”等创作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搭建了“短剧创作工作坊”“新媒体舞蹈戏剧艺术实验班”“达芬奇认证调色实验班”“武汉说唱团曲艺人才培养实验班”等实践教学载体,形成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3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实践教学成果显著,经典诗词舞台剧《从长安到临安》让观众“穿越时空”成为“入局者”,在全国巡演百余场,是一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径的创新探索;戏剧作品《书中的荆轲》集历史、传奇、悬疑于一体,将古典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巧妙融合,代表武汉地区高校参加第九届武汉大学生戏剧节沿江交流展演;《好想穿着短袖在白垩纪游泳》以戏剧之眼聚焦人生情境,用艺术语言探讨当代议题,入围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学院产出了多部制作精良、思想深邃、打动人心的舞台艺术作品,拥有了多项积极思考、深入调研、细致打磨形成的丰硕成果,学院积极参与短片创作、动画设计、戏剧舞台展演等领域的全国赛事,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近千项,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鼓励学生“三进入”

  使影视教育“接地气”

  从成龙影视传媒学院初建,到湖北省电影家协会影视创作基地授牌,再到学院与开心麻花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从接待影视剧组拍摄,到“微影”影视专项扶持基金创建,再到学校受邀参加香港国际影视展做专场发布;从学生一开始的“为考大学而来”,到如今的“为电影梦想而来”,再到成长为影视产业的“造梦者”……学院凭借丰富影视资源,积极搭建实践平台,鼓励学生早进入课题、早进入团队、多进入项目。

  学院与‌“湖北发布”编辑部合作,成立“湖北发布”大学生运营中心,形成“编辑导师+学生团队”双轨机制,30余名师生全周期参与“湖北发布”抖音账号内容策划、制作与运营。学院积极推荐学生参与电影拍摄制作,已有80余名师生深度参与多个院线电影项目,担任总策划、联合出品人、联合制片人、导演助理、制片助理、美术助理、摄影助理等。为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学院承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与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2024猎鹰计划短片创作季“我心中的那座城——千里荆楚地”项目,20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受地方政府部门委托,学院创作以湖北武昌县(今江夏)籍京剧大师谭鑫培为题材的公益短片《无腔不学谭》,获国内外多个奖项。学院近300名学生参与了院长成龙参演的《铁道飞虎》《攀登者》《熊猫计划》《捕风追影》等电影创作,在片场练内功、强素养,促进育训结合、德技兼修。

  “丰富的实习经历让我找到了兴趣所在,也让我不断成长。”优秀毕业生张丝雨在校期间参演了《神探蒲松龄》,毕业后加入徐克导演团队担任导演助理,先后参与《长津湖》系列、《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等影片的制作。毕业生杨思绪用实际行动赋能影视行业发展,作为国内知名TVC广告制作人,创立紫色夜空(武汉)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参与《我不是药神》《人生大事》《飞驰人生2》等院线电影项目后期制作。

  “影视制作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影视的好坏,取决于导演、特效、技术、资源要素的整合情况,每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专业人才。在影视工业化体系下,如何加强人才培养和各个环节的协作是学院关注的重要内容。”成龙影视传媒学院执行院长杨恒表示。未来,学院将致力于从产教融合到产教共创再到价值共创,为城市文化发展写下生动的注脚。

  (王玥 杨恒)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08全链贯通 创新培养电影人才 王玥 杨恒2025-05-15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成龙影视传媒学院 2 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