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9 星期五
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学校
构建“善知”课程体系 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秉持“诚正厚学·和合致新”的办学理念,构建起“善知”课程体系,开展了有效的实践。

  深耕课程建设

  创新“善知”课程架构

  学校基于“教养善知”教育思想,深入挖掘“兼爱·善知”教育哲学内涵,以课程建设为核心,落实“双减”要求,坚持“五育”并举,搭建由“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延伸课程”“成长体验课程”组成的动态融通课程体系。

  学科基础课程,筑牢学生成长基石。涵盖国家必修课程与地方必修课程的学科基础课程是“善知”课程的核心支柱。在开足开齐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国家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等地方必修课程。着重落实国家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要求,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规范教材征订与使用,从源头上保障教育质量。

  学科延伸课程,拓展学生多元视野。学校设置与基础学科紧密相关的经验类课程,在文化学科、劳动教育、艺术、体育、科技等六大领域,细分为校本必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打造读名著、诵名篇、听名曲、赏名画、看名剧的“五名课程”品牌。着力挖掘地方优秀文化、整合学科资源、创新课程内容,安排固定课时,由专业教师授课,百余门课程可供学生选择,百余个兴趣社团学生可以自由参加,从而拓展学生学科视野、完善认知结构、优化学习方式,提升其自我管理与自主选择学习能力。

  成长体验课程,助力学生身心成长。学校立足学生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需求,优化活动形式内容,设置“主题德育、校本节日、校本仪式、心理成长、开心远足、学段衔接”六大板块。同步校园生活节奏,将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改革教学模式

  打造高效“善知”课堂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与创造力,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打造“善知”课堂教学模式。

  理念引领,构建课堂新模式。学校遵循“育人、发展、素养、民主”原则,引导教师更新课堂教学价值观,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系统构建“善知”课堂模式。运用人工智能,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开展生动、鲜活和富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开展项目式学习和跨学科主题学习,打造高效课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评一体化,实现减负提质。学校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建设,将教师、学校领导、专家、上级主管部门、学生和家长纳入评价主体,重点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按照“设计评价任务—嵌入教学活动—检测学习目标完成情况”的顺序,动态监测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全过程,真正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组织课堂达标活动,强化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机制建设,从学生反馈、教师反思、专家评估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氛围。学校坚持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支持教师创新教学组织,探索适合学生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例如,英语“听说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通过明确课堂规则、规范学生行为、优化师生互动、开展小组竞学等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针对难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让课堂充满活力,提升教学效果。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培育卓越师资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学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全体教师,不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突出重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加强日常教育,严把新人教师入口关,开展监督检查,着力提升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要求全体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三维一体,促进协同发展。学校遵循教师职业发展规律,借助“青蓝工程”“手拉手行动”,构建学校、团体、个人三维一体的发展机制。在学校层面,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建立教师发展学校;在团体层面,充分发挥学科组和教研组作用,倡导组建“学科专业委员会与学科发展论坛”“导师工作室”“网络教研群组”;在个人层面,引导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细化至各学期的学习计划和成长目标。从教学、科研、培训、实践、评价等方面,全方位持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

  多元培训,提升专业素养。依托教师发展学校,遵循“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及“教师专业发展+学科教学目标”的校本建设策略,立足“实践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举行“名师大家进校园”系列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坚持“外出集中培训和在校个人研修相结合、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相结合、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实践,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实现“人人都能做研究,人人都能成为研究者”。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建设骨干教师队伍。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教育先进学校学习、考察,参加高层次学术活动,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与执教能力。

  “善知”课程体系建设为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带来显著成效,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学校也先后获得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全国优秀学校、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中小学课程实验基地等荣誉称号。

  (邵明)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12构建“善知”课程体系 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邵明2025-05-09 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学校 2 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