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宁波市四明职业高级中学敏锐洞察时代需求,凭借对中职农林类专业教育的深刻理解与创新实践,构建并践行“行走课堂”育人模式,力争以一种“学生‘听得懂、学得会、感兴趣、用得上’”的方式,实现知识技能的精准传授,打通人才培养服务乡村的“最后一公里”。学校通过协同育人、“五学贯通”模式,深入实践探索乡村振兴路径,全方位帮助学生理顺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关系,构建“以行树德、以劳育美、涵养‘三农’”的长效机制,为农林教育注入澎湃活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筑牢了坚实的人才与智力根基。 协同育人:共筑乡村人才培育矩阵 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宁波市四明职业高级中学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联合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和地方高校,开展“聚焦‘三农’人才培养,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多方论坛,搭建起校行企三方协同育人平台。 学校不断拓展合作边界,将乡镇、成人学校及农业合作社等基层组织和专业户纳入其中,构建起更为广泛的协同育人网络。各方通过专业群共建、人才共培、质量共评和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成长环境,确保人才培养精准对接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 “五学贯通”:构建能力进阶成长阶梯 教育模式的创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学校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整合专业课程内容,构建起“育种—理论研学”“破土—实境践学”“散叶—数据观学”“开花—创新迁学”“结果—成果固学”的“五学贯通”学习模式。 在“育种”阶段,学生借助微课学习、案例分析和思维导图,搭建起扎实的知识体系框架;在“破土”阶段,虚拟仿真软件、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岗位实习成为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有力支撑;在“散叶”阶段,通过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让学生用数据指导实践;在“开花”阶段,通过头脑风暴、方案设计和产品研发,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在“结果”阶段,通过成果总结、成果展示和成果推广,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这种“认知—操作—验证—迁移—创造”的螺旋式进阶路径,让学生在沉浸式参与真实生产项目的过程中,既能掌握标准化操作流程,又能应对复杂工况,成为“懂原理、精技术、会创新”的人才,与现代农林产业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需求相契合。 实践深耕:探寻乡村振兴创新之路 理论的价值在于实践。学校开展“行走课堂”,以政策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依托生命教育理念,致力于深化“三教”改革,培育高技能农林类专业人才,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全面发展,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方向。 深化产教融合,对接企业需求。“行走课堂”紧密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在教学情境上,将教学活动从传统教室搬到企业生产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场景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使教学与生产无缝对接。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学校邀请企业人员带着企业的先进技术和标准走进课堂,担任企业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学生实训,确保学生所学技能与企业需求一致。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怀,通过企业教师的言传身教,将工匠精神等融入教学,实现专业情怀与岗位素养的对接。 融入乡村振兴,服务地方发展。学校充分发挥园艺专业的特色优势,与当地成人学校、政府部门、企业、乡村、媒体等多方合作,建立“多方共振”的乡村振兴联合服务模式。通过这一模式,学校为乡村制定一系列扶助计划,利用自身的高水平专业和示范性实训基地,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产技能。例如,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深入乡村开展普惠培训活动,传授花艺、茶艺等园艺专业知识,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此外,学校还借助“互联网+行走课堂”,助力当地农产品销售。教师指导学生协助企业利用直播平台进行直播带货,扩大农产品影响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动力。为激发学生的专业内驱力,学校将“行走课堂”教学改革与层级激励评价机制相结合。根据学生的技能掌握水平和综合素质,将其定位为“学徒—园丁—农匠”三级进阶角色,并从学分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让学生在不同阶段明确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在“行走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以不同的角色身份参与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逐渐形成对职业的认知和理解,勇担强农兴农使命。“三阶五闻”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激励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实践,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还锻炼了沟通协作、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提高职业竞争力。 成果斐然:树立职教服务乡村典范 历经多年的不懈探索与实践,宁波市四明职业高级中学的“行走课堂”育人模式成效显著。该模式为乡村振兴输送了大量优质人才,学校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三农”情怀,在乡村各个领域发光发热。 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累计打造精品课程10门、资源库6个,主持参与开发省、市级教材20余本,承接社会服务项目20余项,参展乡村助农活动推广“茶、盆、景”等项目30余次。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成功入选浙江省中职高水平专业名单,在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专业学生成绩优异,累计获得国家级别技能大赛奖项10余项,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8.7%、就业对口率超86.8%,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7.4%,涌现出大批高技能人才、创业致富带头人。专业教师团队实力增强,屡次获得省、市各级荣誉。“行走课堂”的标志性成果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宁波市四明职业高级中学的“行走课堂”育人模式,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中职农林类专业教育的一次深刻变革。它以创新理念为引领,以务实举措为支撑,为乡村振兴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有力推动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行走课堂”育人模式,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让中职农林类专业教育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刘平 卢科 顾小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