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师范学院体育健康学院作为玉林师范学院的二级学院,办学60多年来为全国特别是桂东南地区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体育人才,办学成效显著。近年来,学院秉承学校高质量发展理念,依托自身专业优势,发挥地方文化特色,从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加强民族体育实践练习及多样的文化活动等方面发力,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努力培养更多优秀体育人才。 完善体育课程体系 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玉林师范学院体育健康学院着力建立完善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在原有的知识体系基础上,扩充并完善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内容。首先,学院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为指引,组织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参与教材与教学大纲的选用和开发,将其作为教学工作的理论指导。其次,学院在体育课程中构建了涵盖从理论到实践、从技巧到技能、从理性认知到文化认同等多方面的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在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侧重于通过大量实践练习促进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落实。再其次,学院还在现有以教材为主体的教学基础上,进一步组织专家和一线教师厘清课程中涉及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背景,整理相关的体育文化,挖掘其中的育人价值,使之成为体育课程的有益补充甚至教学内容主体,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相关新媒体渠道、知识讲座等,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展示和教育。例如,学院《博雅大讲坛》关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多元价值”的讲座中,就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概览、中国古代体育文化、中国目前流传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及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强调其文化意涵的同时,也普及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价值,也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如,在“剑道与中华文化”的讲座中,通过阐述“剑道”一词的渊源,延伸到现代剑道的内涵及其在文字、服饰、刀剑以及礼节等方面的表现,让学生们领会到武术与道德修养的融合。 广泛开展教培活动 推动教师能力培养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开展,需要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性和专业性素养,因此需要对教师队伍开展普适性和针对性的分层培养,以科学、高效地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因此,学院面向体育教师群体积极开展各类教培、教研培训活动,例如在“树教研风·炼精品课·凝体育魂”教研活动中,公共体育教学部主任、体育教育专业部分骨干教师及部分学生一同观摩公开课展示,分为现场教学、专家评课、课后研讨三个环节。现场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回身震脚弓步连环冲拳”的讲解和示范,帮助武术专项学生掌握少年规定拳套路中“拳密如雨,快似鞭”的演练风格。在随后的评课环节中,体武教研室专家从教学目标、课堂组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练习密度等方面对公开课展示进行综合评价,以推进专业和课程内涵式建设,规范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程序与方法,强师强教,提质进位,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教师人才队伍。此外,学院还通过开展“国培计划”统筹项目体育教师培训工作调研会、听课评课教学研讨活动等,明确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框架、强化体育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并围绕课堂设计、师生互动、思政元素、教学效果等方面促进教师交流,营造浓厚的教学教研氛围,促进体育课堂教学逐步走向高效、优质。 讲授入微入细 强化传统体育基本功练习 学校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侧重实践教学,并将实践细节耐心、详尽、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从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达标。例如在简化太极拳教学中,教师将拳法、步法等基本功及每招每式中蕴含的知识要点、表达的内涵及对人体的益处等,都给出细致的演示和说明,以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和学习。然后在督促学生勤加练习、对招式熟记于心的同时,锻炼学生将招式变为本能,实现身心合一、强健身体的效果。此外,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师范生的运动技能,学院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业教研活动,由体育专业骨干教师针对田径、球类等体育项目进行深入的专业知识讲解、技术动作示范,以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 举办多样体育文化活动 展现传统体育风采 高校丰富多样的各类活动,能给传统体育提供更多展示的平台和机会,满足学生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学习的需求。在开展活动前,学院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背景、内涵及功用等方面入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民族体育项目内涵的理解,促使学生了解民族体育项目中包含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具体活动方面,学院珍惜每次活动的机会,力求更多、更好地展示出民族传统体育的风貌,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和宣传作出努力。例如,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学院代表玉林市与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区、市及5所高校组成的19个代表团共2032名运动员共同参与,并在男子板鞋100米、背篓绣球男子团体、陀螺男子团体、陀螺女子团体等多个项目中名列前茅,充分展现出广西民族体育的特色,有效促进了当地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再如,由学院举办的2024年体育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届“同心壮乡,激情玉师”民族趣味运动会中,开展了拔河、一分钟个人跳绳、抛绣球、踢毽子、竹竿舞、同心鼓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体育精神结合在一起,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增进友谊,增强校园凝聚力,更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的体育工作,发展校园特色体育活动,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学院还在“岁月留香,关爱相随”主题党日活动、“百村千人”实践活动、历届年度毕业晚会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学生运动操舞锦标赛等活动中,开展了舞狮、太极拳、八段锦及具有广西特色的体育项目等,充分发挥师范生的专业优势,立足专业特点,在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并在竞技中不断成长。 (庞文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