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完“现在进行时”语法结构后,我照例搬出20道填空题让学生巩固知识。看着台下的小脑袋们越垂越低,我灵机一动把题目改成“帮妈妈做家务”故事接龙,从“I ____ (wash) dishes now”开始。话音未落,学生朵朵突然举手:“老师,我昨天真的在洗碗!应该说‘I was washing’吗?”学生们哄笑起来,我的后背却惊出冷汗——原来脱离真实生活的练习,就像没有土壤的盆栽难以成活。但后来,一名学生在当天日记里写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他这样写道:“‘现在进行时’就像摄像机,能定格生活中的温暖瞬间。”这种稚嫩却饱含深意的理解已超越语法范畴,触及语言学习的本质,建立人与世界的真实联结。
于是,我连夜设计了“时态三步法”,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找标志—析动作—验结构”三步来分析时态。学生小奇在分析“The birds sing beautifully”这句话时激动地说:“老师,这里没有‘singing’,因为鸟儿唱歌是日常习惯!”我把他的话进行提炼优化,板书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时态。下课时,学生们围着我叽叽喳喳:“原来语法不是难题,是侦探游戏啊!”
后来,我鼓励学生们参与“校园英语新闻”拍摄活动。“小记者”们扛着摄影设备满校园跑,记录下食堂阿姨擦桌子的画面,“Look! Aunt Li is cleaning the tables carefully”;记录下操场边花朵盛放的场景,“Wow! The flowers are smiling happily”;记录下课堂上同学们激烈讨论的景象,“The students are talking excitedly”。除此之外,班上几个学生自发将易错题画成漫画,并取名为“时态大作战”,将枯燥的语法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漫画故事。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倒逼自己查漏补缺,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