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拂过深圳湾,摩天大楼间绿意盎然。在深圳,这座充满创新活力的现代化都市中,一场关于教育与生态文明的探索正在悄然展开。 近年来,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领导团队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带领全体师生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城市学校发展之路。学校以“共识·共生·共享”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为指引,创新打造了“壹成一世界”校本课程体系。在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每一堂课都是一次生态文明的启蒙,每一次实践都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思考。这种创新实践,不仅开辟了学校破解科学教育资源短缺这一难题的新路径,更为新时代绿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经验。 应时而变 生态文明教育的探索实践 作为一所位于深圳都市核心区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既拥有优质的硬件设施和年轻的师资团队,也面临着自然教育场域不足、人口密度大等典型的城市学校困境。面对这一现实,学校领导团队表现出了教育的智慧与创新的勇气。学校领导团队认为,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21年,国家生态环境部门等六部门联合编制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推进生态文明学校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学科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法律规范建设。2023年,国家教育部门等十八部门联合推出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深化环保设施开放,丰富环境科普内容形式,打造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这些计划和文件都凸显了生态文明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学校选择从自身实际出发,开创性地推出“壹成一世界”校本课程体系。体系以国本教材为核心,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难点,拓展教材的应用范围,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整理出课程研究的清单。课程覆盖科学、技术、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这一做法体现了“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学校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通过将城市商业空间转化为绿色教育场域,学校巧妙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创新,为破解城市学校的发展困境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实践经验。 创新实践 商圈变身育人场域 在深圳市龙华区,一场融合城市商圈与教育实践的创新探索正在蓬勃开展。这是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积极回应,更是对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生动实践。学校以壹方天地商圈为依托,将教育从校园扩展至生活场域,让商圈成为学生的立体化成长空间。 “壹成一世界”项目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系统的设计,展现了学校教育教学创新的活力。项目立足学校毗邻商圈的优势,将商业空间转化为开放式课堂,通过深入挖掘教材难点、拓展应用范围,构建起涵盖科学、技术、艺术、体育等多领域的综合性课程体系,是对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的创新探索。 在课程设计上,项目呈现出系统化、层次化和创新性的特征。学校基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设计了从幼儿园到初中的完整课程进阶体系。幼儿园阶段的“游戏壹成”注重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培养科学习惯,一、二年级的“生物壹成”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周边生物,三、四年级的“文化壹成”将探究非遗文化中的科学原理融入课程教学,五、六年级的“科技壹成”聚焦现代技术应用,初中阶段的“壹成设计”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在课程内容组织上,项目遵循“建立共识—途径共生—结果共享”的三维框架,这既是课程设计的路径,更体现了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这一框架既契合教育规律,又回应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通过常态化技能训练课、实训研学和综合个性展示节等多样化形式,帮助学生从自我认知扩展到对自然、历史、文化、科技的全方位理解,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 项目围绕“感知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个维度展开教学设计,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确保学生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这种创新实践不仅打造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品牌,更为新时代城市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教育之窗 让城市成为生动的课堂 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是教室,每一次外出都是精心设计的课程。 学校每周安排半天的校外实践课,让学生走进科研场馆、博物馆和商场,在真实情境中开展学习,培养将所学运用于生活的能力。 “老师,为什么这个面团会变大呢?”在壹方天地的面包店里,学生一边揉面团一边提出疑问。面点师傅耐心地解释着酵母菌的作用,一堂生动的微生物学课就此展开;不远处的宠物店里,另一组学生正在记录着不同品种宠物的行为特征;在风洞实验室中,几个学生正在全神贯注地体验着空气动力学原理。 在壹方天地这个“城市实验室”里,学校开发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项目式学习课程。“看,这是我们调查外卖包装的环保报告!”负责“低碳生活设计”项目的学生自豪地展示着他们的成果。在“职业体验”环节中,学生化身商场客服、餐厅服务员,深入体验职业背后的故事。而参与“美学启蒙”的学生则用相机和画笔,捕捉城市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昨天,我在商场里看到了我们设计的环保袋正在被使用。”一名参与环保项目的学生表示。看到学生的创意能够真实影响到社会生活,这让学校的教师深感欣慰。 “壹成一世界”项目正在书写着一个全新的教育故事。在这里,教育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通过这样的教育实践,每名学生都能在观察、体验和创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城市记忆,形成对这座城市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生动的场景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不断涌现,每一次走出校园的学习都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探索。这种将城市商圈转化为育人场域的创新实践,正在为学校教育教学开辟一条充满活力的新路径。 多维赋能 构建“创新币”激励体系 学校领导团队以教育创新为核心,带领学校全体教师构建了一套独特的“创新币”激励体系。这一体系将美国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与本土教育实践相结合,通过“创新币”和“创新存折”等载体,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推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和综合素养提升。这一体系突破传统奖励方式的局限,构建起多元化、长效性的激励机制。学生可通过课堂表现、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获得“创新币”,并在定期举办的“‘创新币’兑换日”使用。 某个周五下午,创新实验学校的礼堂热闹非凡。学生手持积攒已久的“创新存折”,在“‘创新币’兑换日”活动中兑换奖品或参与特别体验项目。有的学生用“创新币”兑换了喜爱的书籍,有的学生参与了“创新超市”的理财挑战,还有的学生加入了公益活动。这不仅是学生通过劳动与努力而取得的收获,更是对学生积极行为的肯定与嘉奖。 这一做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还为培养学生正确的财商观念提供了实践平台。“‘创新币’激励体系将简单的德育说教转化为实际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成长的快乐。”学校教师表示。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而不是约束他们的行为。通过“创新币”体系,学校希望把学习和生活变成学生成长成才的舞台,帮助他们在体验中获得乐趣,在实践中实现进步。“创新币”激励体系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载体。通过“创新贴纸”记录学生的道德行为与学习成果,学校用可视化的数据替代了以往单一化的评价方式,真正实现了“人人可奖励,事事有激励”。 “创新币”激励体系的搭建不仅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作用,也为教师带来了全新的管理工具。通过标准化的评价体系,教师更精准地掌握学生的学业进展和行为表现,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这种双向互动增强了教学的科学性和效率,让教师在教学管理中更加从容。学校教师表示:“通过‘创新币’激励体系,能更清楚地看到学生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并能及时给予肯定。这不仅让我们对教学效果有了信心,也让我们在职业发展中感受到成就感。” 学校通过“创新币”激励体系,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行动等活动,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一次环保公益活动中,学生用“创新币”兑换树苗,并亲手种植,为绿色校园贡献力量。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社会参与度,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行为的价值。 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学校的教育探索已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校、首批广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壹成一世界”项目为城市学校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望前路,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让每名学生都能在城市中享受优质而全面的教育,这是创新实验学校全体教职工的追求。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共识·共生·共享”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为指引,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深耕细作,探索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城市教育新模式。学校期待,通过持续的创新实践,让更多的城市空间成为学生的成长沃土,让教育之花在城市的每个角落绽放。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 魏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