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中国 供图
|
告别“词穷”先要丰富内心 作者:陈映安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王君玲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作者感言 所谓评论,就是看见生活,向生活发问。正如生活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评论可以没有严肃的讨论框架,但需要细腻的感受和时常的叩问。期待更多同龄人参与到对事件的思考和评论写作中,在变化中不失底气,在沸腾中长存热气,在输出与表达中成长。 谨防“假个性”阻碍真成长 作者:程博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刘海明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作者感言 评论写作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青年,更需笔耕不辍。面对热点事件与现象,我们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非随波逐流。当思考出现断裂,更应补足相关知识,而非放弃写作。在“青年说”栏目中,时常看到同龄人的佳作,也常常思考若是自己来写,又该如何立论,观点间的碰撞常常会迸发惊喜。 何以动人,唯其真诚 作者:李昊雯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余道先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作者感言 《何以动人,唯其真诚》是我今年入选的评论,也是我写作的体会。以真情实感、以真诚笔墨来写评论,才会让简单的文字具有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理应不断探索新知,勇于挑战自我,在传递青年声音这条道路上一往无前、始终如一。 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寻找“真我” 作者:蒋蝉羽 浙江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研究所2022级博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林玮 浙江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作者感言 要成为一位好的学者不能局限于我们所研究的一亩三分地,而应在这个过程中跳出来反思:自己能否回应时代的困惑?可否将自己的研究与家国乃至人类的整体境遇勾连起来?希望新的一年,我们青年学人的心中都常怀山川湖海,装有朗月清风,去更多关心广袤的世界和具体的人。 反就业“隐形歧视”法律必须“明察秋毫” 作者:李晶晶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 指导教师:曹林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 作者感言 评论于我,是探索世界的窗口,更是表达自我的舞台。新闻评论以事件为引,借反思之力,试图在点滴文字间撼动观念的沉疴。在“青年说”栏目中,青年的思想于笔端流转,留存于白纸黑字的报纸上。庆幸在快节奏的时代里能拥有这样一个平台,得以和全国各地的老师同学交流评论写作。 正视“努力”相信没有白走的路 作者:周紫月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杨琳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 作者感言 在这个充斥图像语言的“短平快”时代,“思想的深度”似乎成了稀缺品。这是我参与“青年说”栏目的第二年,我学会了如何从表面和深度的缝隙间发现文字更多的可能性,在现实和思考间锤炼语言的创造力。 反网暴呼唤加速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 作者:林斯琦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2022级本科生 指导教师:涂凌波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 作者感言 撰写文章时,我深刻了解到网暴的危害,希望通过我的文字能够唤起更多人的关注与反思,让网络空间成为传递善意与温暖的桥梁,而非滋生暴力的温床。新年已至,未来可期,期待“青年说”能够继续引领青年关注社会问题,激发更多思考。 付费自习源于对高质量学习环境的追求 作者:李佳佳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聂书江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作者感言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交流传递,更是一次次心灵的触碰。感谢“青年说”栏目提供的展示平台,让青年的声音得以传扬。愿“青年说”栏目能够聚焦更多教育热点,搭建互动桥梁,让青年在交流中生出更加璀璨的思想火花。 在存舍之间把握好度 作者:吴雅忻 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程松泉 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 作者感言 “青年说”栏目鼓励青年以专业所学思考社会热点,以微小视角切入宏大叙事。衷心祝愿栏目越办越好,呈现更多青年锐见。 寻找“张怀民”不如成为“张怀民” 作者:李媛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4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彭焕萍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作者感言 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子,不仅要扎实掌握理论知识,更要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操作中提升专业技能,培养敏锐的新闻洞察力与社会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