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视窗
2025-01-11 星期六
深圳市龙岗区麓城外国语小学
“四跨四共”育湾区融合创新型人才
  大湾区STEAM教育“四跨四共”课程协同育人模式研讨会暨实践共同体项目学校授牌及颁发荣誉证书仪式

  珠江口,伶仃洋,波光潋滟,云卷云舒。七年终成龙,深中大桥横卧碧波间。深中通道的通车使伶仃洋上跨海大桥增至五座,另有六条通道在规划与建设中。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其地位与影响力与日俱增。

  教育驱动“湾”象更新,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实践在粤港澳三地校园中展开。深圳市龙岗区麓城外国语小学、香港明爱屯门马登基金中学、澳门劳校中学、珠海市和风中学、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等8所粤港澳大湾区学校32名教师128名学生,参与到“我为湾区建座桥”项目课程中。通过校际协同课程的探索与研发,教师们对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的认知不断加深,科研、课程开发能力不断提升。学生们从一个主题入手,为不同选题设计不同的桥梁,与多地学校的学生交流、合作、分享、评价,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实现双提升。

  作为“基于大湾区的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实践共同体项目的牵头单位,麓城外国语小学创新开展大湾区STEAM教育应用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自2019年起,学校牵头41所成员校协同联动,迭代创建大湾区STEAM教育“四跨四共”的课程协同育人模式,发挥粤港澳各自优势协同育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综合素养、解决问题能力的融合创新型人才,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湾区。

  破题,用“四跨四共”撬动教育革新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调课程协同育人功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湾区。

  怎样更好地把政策指引的方向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和实践?麓城外国语小学组建团队、现状调研、需求分析、明确问题,发现大湾区部分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破解这些问题,麓城外国语小学校长邬丽萍说,学校乘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春风,牵头构建大湾区STEAM教育“四跨四共”的课程协同育人教学组织形式,研制“四跨四共”(跨区域、跨学校、跨年级、跨学科,共师、共生、共享、共发展)的课程协同育人教学组织形式、混合学习的课程协同育人实施路径、项目化学习的课程协同育人学习方式,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综合素养、解决问题能力的融合创新型人才。

  邬丽萍具体介绍,跨区域(粤港澳)是指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网络平台的支撑下,组建网络形式的学习社区,实现粤港澳跨区域协同,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跨学校是指在统一主题下,多学校开展群体教研,确定协同教学实施步骤,实现跨学校协同教学。跨年级(K-12)是指组织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教师进行协同教研、教学、评价,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协同学习、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低年级学生向高年级学生学习,实现跨年级教与学。跨学科(STEAM)是指在同一主题下,融合科学、技术、工程、人文艺术、数学等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实世界与大湾区发展的问题。

  共师,让STEAM教育有更多的“点灯人”

  参与大湾区STEAM教育“四跨四共”课程后,麓城外国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樊乐深刻体会到跨学科教育的魅力,他的教学视野与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与成员校教师交流及汲取高校教授智慧的过程中,樊乐迅速成长,不仅担起了多项市区级课题的重任,还参与打造了众多信息技术跨学科精品案例。

  “培养具备STEAM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的教师,是高质量推进STEAM教育的关键。”麓城外国语小学副校长黄帼夫说,学校牵头搭建理论与实践并重,内容丰富、多元立体化的学习平台,精心组织线上线下协同教学、校际交流分享、专家讲座等多个维度活动,促进大湾区高水平STEAM骨干教师队伍的发展。

  在“我为湾区建座桥”课程中,共同体有32名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教师们通过校际协同课程的探索与研发,对STEAM教育的认知不断加深,并且不断进行实践应用与成果凝练,使得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技术、工程类知识在STEAM课程中的融入度显著提高;教师更新了STEAM课程观念,提高了课程开发能力。

  “共师”模式是大湾区STEAM教育实践共同体的一大亮点。麓城外国语小学牵头打破地域与课堂局限,以一位教师多个课堂进行跨区域教学的协同,包括“双师”课堂、实验指导、户外讲解等形式。其中,“双师”课堂来源于互联网支撑的一校对多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一位名师所指导的主课堂与跨区域的协同课堂进行同步教学。实验指导是基于以实验课为框架的多校协同,当多个学校具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对于具有明确操作步骤的实验,可以应用实验指导的方式由一名实验指导教师对多校进行协同指导。校外导师则立足大湾区高新企业人才“富矿”,邀请工程师、专家入校,为学生提供了解真实行业世界的窗口。

  校长行政的推动力量,在STEAM教育创新实践的落地生根中不可或缺。麓城外国语小学主动担当,定期组织召开大湾区STEAM教育实践共同体校长联席会,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成长。这一举措为跨校合作项目提供了精准发力点和高效资源配置,确保了课程的顺畅实施。

  在一系列举措推动下,麓城外国语小学教师斩获代表性奖项42项,发表20篇高质量相关论文,骨干成员亮相广东教师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力提升等会议,6次向广东省乃至全国同行介绍创新成果;申报立项“基于大湾区的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实践共同体项目”等3项国家项目及课题,以及29项省市区级课题。

  共生,“创新之苗”在项目式学习中茁壮生长

  作为一所具有前瞻性和创新精神的学校,麓城外国语小学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麓城外国语小学携手共同体成员学校,开发覆盖大湾区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14门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主题(例如“端午情浓大湾区”“未来智造设计”等)的STEAM教育“四跨四共”的协同育人课程体系与典型案例。

  如何让好课程更好地落地,麓城外国语小学创新凝练六步骤,构建大湾区STEAM教育项目化学习模式,包含情境化导入现实世界与大湾区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项目选题与小组分工、协作设计方案、探究改进方案、实施作品制作、成果交流与评价。

  在“共生”理念指导下,跨学科融合课程以及多名教师同时对相同情况学生进行指导,包括多校一课、校外指导、任务分担等形式。多校一课是在统一的STEAM课程主题、框架下,由多个学校共同完成不同的任务模块,各模块学校分别对每个参与学校的班级进行讲解和指导,实现跨学校融合目的。校外指导是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够向一所学校的名教师、企业工程师、行业专家寻求帮助,以得到专业领域专家的指导,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

  “我为湾区建座桥”课程在六年级先行试点后,逐步拓展至其他年级。麓城外国语小学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让六年级学生成为低年级或其他学校学生的“小先生”。学校六年级学生马楗棕等“小先生”依据自身学习收获,通过网络向共同体学校汇报分享,宛如星星之火,点燃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

  麓城外国语小学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融合创新能力拔节生长,在国际、国内舞台大放异彩,荣获国际级别奖项10项、国家级别奖项50项。对共同体7所学校的调研显示,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融合创新能力等均得到显著提升。

  共享,奏响大湾区STEAM教育共发展奋进曲

  2024年5月,大湾区STEAM教育“四跨四共”课程协同育人模式研讨会暨实践共同体项目学校授牌及颁发荣誉证书仪式,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在麓城外国语小学举行。与会者学习借鉴学校STEAM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途径。

  近年来,麓城外国语小学勇挑重担,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建立大湾区STEAM教育网络共享平台社区。这其中包括国家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专题教育社区、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智慧共享社区和大湾区STEAM教育实践微信公众号,促进大湾区学校共师、共生、共享、共发展。

  在综合性网络共享平台上,知识的汇聚与流动从未停歇。教师与学生对课程中所产生、使用的相关材料进行共享,共享的形式包括资源共享、活动共享、成果共享、课程框架共享。如此一来,这个平台真正打破了知识的壁垒与校际界限,让资源共建共享成为常态。

  经过四年多的实践,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专题教育社区现有注册成员284人,创建17个社区小组,上传943个资源。在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智慧共享平台学习社区中,1807个专业社团的40余万名师生,参与了社团活动(访问量突破100万人次),上传作品2万余件,建设校本课程1685门,发布探究项目865个。在协作探究、交互激励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专业与学生学业都得到共同发展。

  凭借着在教育创新领域的不懈深耕,麓城外国语小学获得中国STEM教育优秀种子学校、广东省项目式学习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实践实验校等32项荣誉称号,如同璀璨星辰照亮学校前行的道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自2019年起,大湾区STEAM教育“四跨四共”的课程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成果在7个省市41所学校不同学段推广应用,主要成员在广东教师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力提升等会议上介绍该成果。全国各地17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同行前来交流研讨学习。

  未来,麓城外国语小学将联合共同体学校,进一步加强开发大湾区STEAM教育“四跨四共”课程,开展线上线下协同研讨活动,将该成果推广辐射到全国更多的中小学校,合力培育更多国家急需的创新人才。

  (吴鹏泽 袁国明 郑杰钊 欧阳琪 万飞)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04“四跨四共”育湾区融合创新型人才 吴鹏泽 袁国明 郑杰钊 欧阳琪 万飞2025-01-11 深圳市龙岗区麓城外国语小学 2 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