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简介】 陈东,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福建省陈东劳模工作室领衔人,全国模范教师,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获得者
|
在闽江学院,很多学生都有一句口头禅——“东哥的课,真香!” 他们口中的“东哥”,是该校思政课教师陈东。陈东的课“香”到什么程度?有学生做过统计:一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45分钟响起22次掌声,平均每两分钟一次掌声;一节思政选修课,300多个座位的教室能挤进500多人…… 作为学生眼中的“超人气教师”,陈东以幽默的授课风格、贴近实际的授课内容赢得了学生的“抬头率”“点头率”。而这背后,是他从教21年来持续贴近学生、潜心研究教学的不懈努力。 2004年初到闽江学院,陈东加入的是辅导员队伍。从那时起,贴近学生内心、服务学生需求,就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把学生的冷暖挂心上,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为此,陈东坚持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开展工作:学生需要心理辅导,他就考取心理咨询师;学生需要就业规划,他就考取就业指导师;学生需要创业指导,他又成了创业导师…… 2010年决定转到教学岗时,陈东并没有多少教学经验,“30岁,一切从零开始”。但贴近学生的工作经验让他少走了很多弯路。 为了让学生爱上思政课,陈东时常到宿舍、食堂与学生聊天,了解他们希望通过思政课学到什么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并花费大量时间备课。 有一次,在给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上课时,陈东关注到几个男生对望远镜很感兴趣,这启发了他的灵感,让他想到“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课下,他查阅资料,总结案例。课上,他讲述南仁东放弃国外高薪选择归国、数十年不计名利为中国天文事业奋斗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广泛共鸣。 “南仁东的故事为什么感人?因为他把个人梦想同中国梦融为一体后,迸发出强大的驱动力。”陈东说,“上思政课也是一样,是为了让学生坚定为报国而学好专业课的信念。这就是思政课的作用。” 从那之后,每次给新专业的学生授课前,陈东都会查阅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给学生讲相关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领域内的中国故事、先锋模范,真正在思政课中做到因材施教。“通过陈老师的拆解、延伸,我对思政课有了更深的领悟。”该校2021级广告学专业学生李奕璇说。 “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曾兼任闽江职业大学(闽江学院前身之一)校长,提出的办学理念至今仍深刻影响着学校师生。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思政课不能脱离“应用型”的办学定位。陈东走访各企业了解市场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并有机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 “身为应用型高校的学生,每个人都要学会一技之长,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本领是什么?”“讲好故事,我是学新闻传播的。”“要给谁讲故事?”“给人民讲故事。”“对,还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这是陈东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时与学生的一段对话。应用型高校为什么要上思政课,又如何上好思政课,这根在陈东脑海里绷紧的弦,化为课堂上细腻的引导,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 独行快,众行远。在思政课教学探索中取得一些成绩后,2021年4月,在闽江学院党委支持下,陈东等23名骨干教师组成“全国模范教师陈东劳模创新工作室”,着眼思政理论辅导、青年思想引领等方面开展工作。 目前工作室已开展示范教学、理论宣讲累计超过50场,线上线下受众超过100万人次。作为工作室领衔人,陈东进行国家级示范教学6次、省级示范教学12次,为青年教师磨课、提供咨询超过50人次,指导多名教师参加福建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并收获多项荣誉。 “大思政课”的舞台比教室更宽广。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陈东指导青年学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他们去生产生活一线感受理论的实践伟力。 在三坊七巷,青年学子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在寿宁下党乡、永泰力星村、福州苍霞社区,他们感受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赤子情怀,体会“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的境界;站在木兰溪畔,回想干部群众治理木兰溪水患的场景,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深邃内涵;在三明沙县,他们共同感受小吃产业里的大民生…… “但求最优”,陈东的思政课教学探索,仍持续向深处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