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根植轨道交通行业,“姓铁”是出身、“兴铁”是使命,始终坚持“交通特色、轨道核心”的办学定位,形成了“以‘铁’铸魂、以‘铁’夯基、以‘铁’提能”的轨道交通类人才培养模式,为轨道交通行业输送了一大批“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干得好、上得来、出得彩”的新时代铁路人才。 “四层”引导,以“铁”铸魂 “一院一品”塑造。开展“交通强国 天佑先锋 党建领航工程”品牌建设,打造了土建学院“砼心圆”、交运学院“红尖椒”等“一院一品”党建品牌,弘扬“火车头精神”。 “铁色”景观浸润。打造天佑像、天佑桥、动车外形的校史馆、“砥砺前行”盾构机实体雕塑等“铁色”景观,实施校园文化浸润铸魂工程,促使学生将铁路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优秀教师示范。开展“火车头”集体、“新铁军”个人、“天佑优秀教师”、“天佑人才”等评选活动,组织“火车头”教学竞赛,表彰贡献突出的集体和个人。 优秀学子引领。组织开展“火车头”五四红旗团委、“火车头”五四青年奖、“火车头”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评选活动,发挥学生骨干示范引领作用。成立天佑学院,开设“詹天佑班”等特色班级,打造本科教育改革特区和人才培养试验基地。 双重融合,以“铁”夯基 “通识—专业—实践”课程全面融入专业教育。一是通识课程传播交通之音。在全校开设“交通运输概论”课程,厚植铁路意识与铁路文化。推出“乘中国高铁 寻江西红色经典”课程,将交通发展历史和红色文化历史相融合,筑牢信仰之基。推出“中外铁路文化之旅”等课程,讲好中国铁路故事。二是专业课程夯实交通理论基础。与行业企业共同打造80余门“交通+”专业课程;紧扣行业前沿,开发轨道交通案例;结合“交通+”专业内涵,推进“轨道说”等活动,彰显“大交通+小工匠”精神。三是实践课程锤炼学生过硬本领。投入2.6亿元打造轨道交通基地,开发5门仿真实训课程,开设了28门课程的72个实验模块。 “金教材—金教师—金基地”助力理论与实践交融。一是特色教材传递交通知识。投入专项资金打造“高铁建造及运营维护系列规划教材”;承担中国铁道学会智能铁路委员会组织的“智能高速铁路教材体系”3部教材主编及10余部教材参编工作;近5年,出版交通类教材33部。二是“双师”队伍传授交通经验。专业教师进企业,提升教师行业工程背景。行业企业专家进班级,提升学生工程素养。三是联合基地拓宽交通视野。组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校内平台,建设轨道交通技术创新中心,搭建交通运输等专业实验室;构建高铁动车组技术等4个先进装备实训实习平台,创建20余个VR实践平台,与中国中铁等420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为学生实践提供可靠保障。 “四维”协同,以“铁”提能 推出“交通+”创新创业课程。设置3门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启迪学生认知,开设30余门专创公选课、组织“华交创客说”等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建设40余门专创融合课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打造“交通+”创新创业师资。一是强化校内师资培育,遴选创新创业导师到交通企业挂职,有交通背景的创新创业授课教师30余名、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课学业导师200余名、竞赛项目导师50余名。二是加强校外导师遴选,选聘企业科创人才、省级及以上高技能人才担任创新创业导师;聘任50余名“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交通行业创业校友为校外创业导师。 推行“交通+”创新创业竞赛。一是组织“双基”竞赛。结合“交通+专业”,连续20年组织开展70余项“双基”竞赛,形成“一院一赛”新格局。二是培优“学科”竞赛。将学科竞赛排行榜的80余项竞赛分解到学院,推动专人负责。三是抓好“高水平”竞赛。抓好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等高水平创新创业竞赛。 建设“交通+”创新创业基地。利用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搭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依托优势学科建成道路与铁道工程创新创业基地等20余个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立项建设交通工程创新基地等20个创新基地。 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学校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全国铁路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等优秀学子,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和全国铁路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等称号。近3年,获“挑战杯”特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等国家级别奖项1300余项。涌现出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等先进典型。学校获得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国家级别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等荣誉。 学校45个交通运输类主专业和具有交通背景的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1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在江西省第二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全部获评星级专业点;建成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9门。 (柳和生 黄志超 胡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