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师范学院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红色基因传承作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充分挖掘校史中的红色文化元素,用好红色校史文化这份“传家宝”,激活红色基因中的价值传递、精神指引和激励功能,把丰富的红色校史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学分引导、项目助推、平台支撑、文创赋能,将红色校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文化活动、校园环境,形成党委主导、上下联动、协调推进的“四融四驱三转化”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红色文化育人。 坚持“四融入” 打造衡师特色的“大思政课” 融入课程教学,增强课程育人的引领力。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通过挖掘红色资源精华,打破红色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壁垒,以通识课、专业课、选修课等形式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立体式、特色化的红色文化课程体系。开设“红色校史文化”特色课程,开发红色故事、红色歌曲、红色诗词、红色家书选编等校本教材,并将其广泛运用到思政课和课程思政中。推出红色师范卓越教师培养班,建设音乐党史课、美术党史课等精品课程,把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离校的始终。 融入社会实践,增强实践育人的影响力。坚持搭建红色基地、红色社团等实践平台,开展“寻访红色学长、传承红色基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社会实践活动,以衡师红色校友为依托,组织学生寻访革命旧址、红色后代,建立10余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文化育人实践基地,成立“薪火”学生讲解团、“初心”理论宣讲团等多个“红字号”学生团队,组织师生创作红色精品剧目、红色题材美术作品。 融入文化活动,增强文化育人的感染力。把红色校史文化传承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红色剧目、红色展馆、红色网站、红色活动等载体,使红色文化育人有形化、系统化、趣味化。推出“红色书目品读分享”“红色经典朗诵”“红色影视作品展播”“红色故事大赛”“红歌会”等活动。学校打造的“湘南第一党支部——中共湖南省立三师支部历史陈列”、红色文化育人成果展馆两个校内主题馆,积极打造“读有红色书目、看有红色展馆、讲有红色故事、唱有红色歌谣、诵有红色经典、观有红色影视、演有红色剧目、赛有红色项目、学有红色典型”的红色校史文化“立体育人工程”。 融入校园环境,增强环境育人的熏陶力。依托丰富的红色校史资源,从建设好、运用好红色校史相关的纪念场馆、雕塑、标志、纪念建筑物等实体元素入手,在校园规划与建设中巧妙融入红色校史元素,积极打造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校园环境,建成一批体现红色文化传承的环境文化作品,打造一批体现红色文化传承的校园雕塑。用革命校友名字命名校园道路、楼栋及景观建筑,打造“红色长廊”,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性育人氛围。 实施“四驱动” 推动红色校史教育走深走心 学分引导:建立红色课程学分认定体系,确保学生必须完成一定学分的红色课程学习。完善《本科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法》,把参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竞赛纳入学科竞赛范畴。通过学分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红色课程学习和相关活动。通过学分杠杆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红色课程学习及相关活动。 项目助推:设立红色文化研究与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作。组织红色文化主题项目活动,如红色剧目编排、红色微电影制作等,锻炼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科技创新项目、课题立项项目、精品项目等科研和创作活动。实施红色微剧编排、微电影制作等红色文化主题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将红色校史传承融入创新创业、调查研究、社会服务,贯穿选题、立项、研究、转化全过程,让红色精神引领师生思维,融入学生成长与发展。 平台支撑:构建红色文化学习与交流的网络平台,如设立红色文化网站、开设红色文化论坛等,促进师生间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利用好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等平台,按照“需求为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理念,推进馆院、馆地、馆校、馆馆合作,成立湘南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推进“党建共同体”建设,推进大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一体化建设,搭建多形态、多类别育人平台,打造“红色校史育人学思共同体”。 文创赋能:开发具有时代特色的红色文化创意产品,满足学生的文化消费需求。举办红色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推动红色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搭建“网上展厅”“云VR”等活动平台,开展经典诵读、节日文化等线上线下红色校史文化体验系列活动,打造红色校史文化传播融媒体平台,推出《有弟如兄夏明震》《星火起湘南,群英荟三师》等微视频50余部,《唱支歌儿给党听》《我和我的红色学长》等作品点击率超20万。 推进“三转化” 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将红色校史文化转化为办学治校的精神动力,贯穿学校教育教学、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构建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学校以红色文化滋养校园,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涌现了一大批全国先进典型。 将红色校史文化转化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每年开展“榜样的力量”评选表彰,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十大孝心大使、体育学院见义勇为群体等优秀学生,以及始终扎根基础教育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一大批教师先进典型。在红色文化的滋润和感召下,“扎根服务基层、到艰苦地方去”成为众多毕业生的一种选择。 将红色校史文化转化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支撑。学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立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开展“金课”建设,将红色校史文化融入入学教育、入职培训课、“开学第一课”、“毕业最后一课”、党团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等,每年新生和新入职教职工都要接受专题教育,在强化价值引领中坚定理想信念和教育情怀,弘扬教育家精神。学校红色校史育人工作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蒋杰 段顺林 陈灿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