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充实思政课程内容,完善思政教学设计,梳理革命文物资源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利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推动将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 将革命文物资源融入 高校课程思政体系的内在逻辑 在推动革命文物成为课程思政资源的过程中,学院通过设立研究课题等方式,组织教师开展将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内在逻辑的研究。研究认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高校的重要责任。学院要用好革命文物资源,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厘清革命文物资源与课程思政的内在联系后,学院开拓与创新实践路径,通过建立协同研究机制、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将教研成果向社会推广等多维举措,有效实现了将革命文物资源融入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成为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 校馆联动 建立革命文物协同研究机制 建立高校与革命场馆协同开展革命文物研究的机制。协同研究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是它能够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文博单位文物资源优势,推动革命旧址、馆藏文物、档案史料以及口述史的抢救、征集、保护和研究工作;二是它有助于讲好中国革命故事,服务“四史”学习教育与人才培养,打造革命文物研究与保护的先进典型。在青岛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红色文化与革命文物处的指导和协调下,2023年,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市博物馆、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青岛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6家单位共建“青岛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该中心设立秘书处,举办“青岛革命文物协同研究学术研讨会”“青岛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2024年工作年会”等会议。学院组织师生对青岛革命文物场所、各区市革命文物利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开展革命文物研究工作。利用青岛革命文物资源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与青岛革命文物场馆共建思政微课程,实现红色文化在校园和社会的广泛传播与推广。 拓展功能 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 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是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是各门课程课堂教学的现场。学院深化拓展革命文物资源的教育功能,研发服务全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数字资源包,打造层次丰富、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和实践活动品牌。探索把青岛革命文物资源有机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库,开发能够使用青岛革命文物资源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课程,建成利用青岛革命文物资源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课程矩阵。依托“中国文化两创典型案例”“区域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英语”“公益传播”等课程,在课程中融入青岛革命文物资源,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形成课程矩阵。在“中国文化两创典型案例”“区域文化传播”的课堂上,教师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展览”、青岛革命文物资源等转化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让学生围绕革命文物资源进行沉浸式学习与展示,翻译硕士点的学生将转化的内容翻译成英语,实现革命文物资源的跨文化传播,有效承担了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使命。 鼓励“两创”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学院鼓励学生在“第二课堂”上围绕红色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第二课堂”在形式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生学习空间范围大,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的动力足。学院在“第二课堂”中有机融入革命文物资源,让革命文物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学院在“第二课堂”中将革命文物资源融入课程思政体系,其主要做法有:一是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赛事,让学生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深挖革命文物内涵,以赛促学;二是开展暑期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系统组织学生在暑期回到家乡或者革命老区参观红色景点,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三是组织比赛和革命场馆打卡活动,连续两年承办“青岛市红色故事多语种翻译暨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当地文旅部门主办的“青岛市红色地标打卡护照”打卡活动、青岛市红色宣讲人大赛等活动。此外,学院充分利用青岛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的机制优势,组织师生对青岛市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进行挖掘和利用,将革命文物资源与思政情景剧有机融合,精心打造《唤醒》《千年一梦》等情景剧,利用馆藏文物打造多样化学习矩阵。 辐射带动 面向社会推广教研成果 学院将革命文物资源融入课程思政体系,研发多媒体资源包,开展体验式、情境式、分享式、研讨式课程思政教学,面向社会推广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资源、教研成果,充分发挥革命文物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2023年,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市文化和旅游部门联合打造的《我把红色青岛讲给你听》网络情景短视频被评为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项目。该项目的成果在青岛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6家单位的课堂或融媒体平台上播放,每个视频的播放量都达到10万次以上。学院组织教师到革命场馆、高校、社区等场所对革命文物研究成果进行宣讲;组织学生到革命场馆、社区、中小学开展和革命文物资源相关的体悟与宣讲活动。用好革命文物资源,充分发挥革命文物资源在爱国主义教育和“大思政课”建设工作中的作用,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本文系青岛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青岛革命文物注入我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F2024-114]阶段性成果) (张成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