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8 星期三
湖南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强基础 重实践 懂创新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湖南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衡阳市,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围绕周边实体经济和产业升级转型需求,聚焦高素质人才培养规划,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强基础、重实践、懂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与环保事业战略性发展增添了新的力量。

  深化教学改革,为国家需要办学

  学院瞄准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立足衡阳老工业基地的盐卤化工优势和有色金属及新型合金产业链下游水土环境污染控制方向,形成了新型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化工催化、水体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农作物重金属污染控制、污染土壤修复与安全利用等学科方向。通过市场深入调研,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形成自主专业特色方向。将爱国主义精神、职业素养、行业标准等思政元素和专业基础理论相结合,引入国内外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的新成果,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完善高素质人才培养方案。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化启发式、参与式教学,鼓励考核方式创新,积极推进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近年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获批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共建教学团队2支,核心课程群2项,知识图谱课程1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

  优化校企合作,为企业发展赋能

  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走出课堂,走向市场,走入企业,构建了“产教学研”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校内以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持续更新基础实验和工程训练内容;校外与顺隆新能源、建滔化工、广东邦普、中伟新能源、永清环保、湖南青涟环保等20余家国家、省、市重点企业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专业共建、课程共创、师资共培、资源共享,为在校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实习锻炼平台及就业指导服务,实现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发展同步对接、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深度对接、培养规格与行业标准无缝对接。对接国家新能源产业示范园区、国家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的湖南衡阳松木工业园区,共同推进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积极与园区企业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工作,提升化环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注重“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发展,通过共同研发、技术创新等方式,推动一批自主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市场化应用。每年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20余项,横向科研进账年均近600万元,以学院教授牵头完成的“作物品种间镉积累差异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动力电池锰酸锂用电解二氧化锰绿色生产成套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分别荣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第十二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二等奖。

  融合实践创新,为行业企业育才

  学院充分利用矿区及周边多金属污染土壤生物综合修复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锰酸锂用电解二氧化锰绿色生产与应用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有色金属矿冶区土壤污染绿色低碳修复技术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化学与环境类湖南省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化学与环境湖南省科普基地等8个省市级平台,全方位对本科生开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学生创新创业,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落实学业“导师制”,由经验丰富的导师带领学生共同参与科研、创新训练,强化学科建设成果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育人效果,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技能。近三年,学院学生独立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参与申请授权专利10余项;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5项、省级30项,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级奖项7项。以农作物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为基础的“共护诗画万丈田,同筑百年乡村梦”赴永州江永暑期社会实践团获批2024年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青春笃行”计划全国示范性团队;以化学与环境湖南省科普基地为依托,申丹凤等学生在湖南省科学实验展演汇演决赛中获三等奖。学院全面组织学生参加化工设计竞赛、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等学科竞赛,以赛促教,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近3年,学生获国家奖励11项、省级奖励35项。

  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高素质、全方位的专业性技术人才。近年来,学院本科生就业率稳步提升,为化工、环境、能源、材料等重点产业创新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为地方经济和环保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娄晓明 王津津 刘宁 辛俊亮)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06强基础 重实践 懂创新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娄晓明 王津津 刘宁 辛俊亮2024-12-18 湖南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