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7 星期二
立足地方凝练特色 服务地方提升价值
——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近年来,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立足秦巴汉水的生态资源环境,主动对接地方旅游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定位专业特色的培养方向,在学习地方、研究地方、服务地方的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立足地方,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学院认为,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应立足地方,对标国家特色领域的人才需求,明确人才培养方向,聚焦人才能力培养,以提升人才在特定领域的竞争力。安康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是典型的生态高地,是我国南北地理和气候过渡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和国家生物多样性主体功能区,地方将生态旅游作为千亿级产业进行培育。基于此,安康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对标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将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人才培养作为特色方向。这种基于地方资源特色的人才培养定位,既促进学院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有助于争取人才需求市场,又可以产生“近水楼台”的效果。安康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对生态旅游、生态文明特色人才的培养,满足了国家定位安康“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主体功能区”的人才需求。

  基于服务地方和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建设特色课程与案例教材

  为了在解决地方问题、服务地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安康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了认知地情与地方发展需求的特色课程“区域旅游业专题讲座”“陕南民间文化”。基于服务地方旅游发展与满足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开设“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生态旅游”“茶文化与茶艺”“旅游主题创意理论与实践”“旅游商品文创”等方向性课程。立足陕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旅游振兴乡村的需求,开发和建设“乡村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案例教程”,收集整理乡村振兴中涌现出的生态保护、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从师生服务地方的实践活动中、研究地方的科研项目与成果中,开发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鲜活案例,将其纳入教材。以教材引导学生将校内专业学习与校外的实践调研、地方服务活动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读懂陕南、读懂秦巴山区,以参与式、沉浸式训练培养服务地方旅游发展的能力。

  对标地方需求与特色能力培养,重构教学内容

  为实现学生从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到应用、创新,安康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以教学大纲为架构,围绕专业、职业发展与服务地方的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跨专业、跨课程的高阶性重构。一是围绕特色领域应用型综合人才培养的需求,将生态旅游、旅游振兴乡村相关的前沿理论、学者观点、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应用这些内容分析研究当下的热点问题,关注特色领域的发展前沿。二是围绕特色能力培养、解决地方问题的需求,引入相关应用性较强的理论,使学生从对专业知识的认识理解到实践应用,在解决旅游实际问题过程中形成专业灵感与创新思维。

  科学开发多维立体的实践平台

  旅游管理专业立足专业优势和学校资源优势,通过校地、校企合作,科学开发多维立体的实践平台。一是借助学校“陕南生态经济研究中心”“陕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积极申报地方问题研究项目,建设科研教学团队,指导学生参与项目,参与地方问题研究的实际工作,并对标人才培养需求将科研项目变成教学的案例资源与训练活动。二是充分利用地方志愿服务平台,引导学生进入服务地方的实践工作中。例如,与安康市政府部门合作,成立师生志愿服务团队,进入安康市假日旅游服务保障协调指挥部门,常态化参与安康市旅游发展和服务协调的实际工作;将“双百工程”工作队的部分工作转化为大学生社会实践任务,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服务地方发展的具体工作。

  系统构建知行合一的评价体系

  为激励学生多实践、勤实践、坚持实践,并在学以致用过程中培养知行合一的高阶创新应用能力,旅游管理专业跳出以往课程单一评价窠臼,全面扫描学生学习、实践的各个环节,在“课内成绩评价”的基础上,创新性加入“实践活动评价”“校企记分双认证岗位实践评价”“标志成果评价”“思想评价”等内容。为了激励学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服务地方等各类实践活动,提高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创新应用能力,设置对学生服务地方实践的考评内容;为促进学生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设计思想评价积分;为推进学生积极参与服务地方的研究与实践活动,设置以地方问题为选题的专业比赛、科研项目、社会实践活动等获得标志性成果的评价积分。

  常态化开展服务地方的教学实践活动

  常态化开展服务地方的教学实践活动,既有助于促进地方发展,形成校地共建共享格局,也有助于让学生在接地气的知识应用场景中培养创新应用高阶思维,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增强个人价值实现的自豪感。在机制方面,倡导教研相长、内外联动,实现应用能力培养常态化。一是以师生科研社会服务为抓手,构建稳定的地方项目实践能力培养机制。二是积极推行“双导师制”,通过内外课堂联动,使实践教学常态化。在形式方面,服务地方的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有三类:一是通过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参与导师服务地方的科研项目,由导师指导学生完成具体的科研实践活动。二是从课程中发现、凝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科研训练、专业比赛等“第二课堂”活动选题,并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专业应用的实践行动,促进学生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三是通过校地合作,开展地方假日旅游志愿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地方旅游的服务、协调、供给创新等志愿工作。

  有机融入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政元素

  以课内外联动为手段,强化课程思政价值观引领作用,让学生在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职业伦理素养的提升、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服务地方的个人价值实现中形成内驱力。一是围绕学校“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及一流专业建设,立足服务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发展的人才培养定位,将旅游助农、旅游兴村、生态文明转化为专业课程特色思政元素。二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旅游振兴乡村、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科研与服务地方活动中。三是引导学生在专业竞赛、学生科研等“第二课堂”活动中,将乡村振兴、生态旅游作为重点选题。

  (本文系安康学院2023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旅游学概论”[项目编号:2023KCSZ04]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OBE理念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G202304]阶段性成果)

  (韩喜红)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07立足地方凝练特色 服务地方提升价值 韩喜红2024-12-17 ——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