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西安工业大学实施“7计划1工程”,即“招生规模与生源质量双提升计划、思政引领计划、实践能力强化计划、创新能力培育计划、身心健康提升计划、导师水平提高计划、就业质量提升计划”和“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工程”,有力提升了研究生教育质量。 本硕博一体化,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开展“招生规模与生源质量双提升计划”。西安工业大学从“规模”“结构”和“质量”三个维度出发,形成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选拔机制。在“规模”上不断扩大,增加研究生招生计划和同等学力招生计划,扩大退役大学生比例、留学生比例、非全日制招生比例。在“结构”上进行改善,把招生资源合理配置到创新能力培养水平较高的学位点。在“质量”上实现突破,以本校生源为重点,通过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硕士研究生“优质生源计划”、采用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和“硕博连读”等举措,吸收更多优质生源。 立德树人,提升研究生思政素养,开展“思政引领计划”。西安工业大学开展由思政讲堂、红色基地教育、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组成的思政引领活动。同时,加强研究生专职(辅导员、教学秘书、导师)、兼职思政教育队伍建设,发挥导师关键作用。要求导师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研究生指导全过程,切实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深入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建设,培育创建省级、国家级别样板支部。 产教融合,培育研究生实践素养,开展“实践能力强化计划”。西安工业大学制定具有专业型研究生特征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让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在课题研究上有明显区分。完善学位论文多样化标准,建立学位论文分类评价体系。与国内外知名行业集团、重点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基地,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同时,推进海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科教融汇,培育研究生科研素养,实施“创新能力培育计划”。西安工业大学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和学科竞赛为依托,引导研究生参与解决关键领域问题,提升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鼓励支持学院、教师开设双语课程、全英文课程,聘请国外优秀学者来校讲学,开设前沿课程或专题讲座,提升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系统设计,培育研究生健康素养,开展“身心健康提升计划”。西安工业大学不断加强新时代研究生体育和美育工作的顶层设计,面向全校研究生开设体育类公共选修课。建立球类等专项体育协会;开展高水平研究生体育讲座;组织研究生参与体育竞赛。同时,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测评,举办意志力、受挫力、情绪控制等方面的讲座和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规模和能力并举,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开展“导师水平提高计划”。西安工业大学充分调动有项目、有热情的青年博士教师加入导师队伍,增加企业导师和交叉学科导师数量;建立以科研创新团队、科技开发产学研合作项目等研究团队为依托的导师指导组。支持导师进行教学改革,立项建设研究生规划教材,完善优秀导师(团队)评选工作。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赢,以就业满意度为导向,开展“就业质量提升计划”。近年来,西安工业大学探索建立研究生院、学院、用人单位和导师“四位一体”的研究生就业体系,共同提升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匹配的精准性。同时,将研究生就业与课题研究及专业实践等紧密结合,将研究生就业纳入导师考核体系。 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外部评价,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工程”。西安工业大学严把招生入口关,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严格研究生培养过程,完善学业考核、中期考核、学业温馨提示和成绩预警等过程管理,加强督导、学生评教等内部质量监控。严守论文出口关,合理制定与学位授予相关的科研成果要求。用好就业导向关,根据用人单位反馈调整培养方案、改革培养模式。同时,切实用好省级学位论文抽检、学位授权点评估、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评价等外部质量评价。 多措并举,西安工业大学通过实施“7计划1工程”,有效提升了研究生培养质量。未来,学校将持续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增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交出更加满意的答卷。 (本文系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计划项目[一般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1+300+1’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JS2022ZY008]和陕西省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核心素养导向下,基于‘3+1’工程的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YJSZG2023104]阶段性成果) (苏兵 成鹏 潘秋岑 高武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