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紧密结合学院服务于先进装备制造业的专业特点和人才需求,将培育工匠精神纳入基层党建提质创优的各项工作,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内涵式推进。近年来,毕业生中先后有50余人成为大国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或全国技术能手,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强化组织功能 探索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工匠精神培育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赋能,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需求,是对基层党组织的政治要求也是实践要求。学院在顶层设计上提出“党的建设树标杆、人才培养出精品、产教融合创效益”的总体思路,将党建工作目标和人才培养工作目标高度融合;工作中,将工匠精神培育细化分解为各基层党组织的目标任务,使基层党建工作抓得更准、更实、更牢、更有成效,使工匠精神培育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施、有效果;积极推动“党建引领+”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建优势和品牌示范效应,调动工匠精神培育的潜能,挖掘工匠精神培育的资源,形成工匠精神培育的合力。 统筹文化建设 营造工匠精神养成氛围 文化熏陶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学院确立“工匠文化润心”的工匠文化建设目标,以优秀毕业生为主体、以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为主线,建造了工匠榜样文化园、大国工匠馆,开设工匠文化课,形成三个相对固定的工匠文化阵地;各党总支常态化举办工匠文化活动月、编辑工匠成长剧、开设工匠讲堂三项活动,构建了“三定三动”上下联动的工匠文化氛围。尤其是邀请毕业学生中的大国工匠、技术能手、技能大师、劳动模范、能工巧匠等返校作讲座,增进同辈交流,涵养学生学习工匠、争当工匠的自觉,使文化软实力真正发挥育人硬作用。 锻造良匠之师 深耕工匠精神传承土壤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才能教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学院抓住教师队伍这一核心要素,开展“选头雁、铸师魂、树标杆”基层党建品牌建设工程和教师德育样板工程,打造育人团队;调整优化党支部设置,将“支部建在专业上”,结合专业建设要求,建立教师个人成长目标体系和新教师跟课跟岗的校企导师“二帮一”计划,严格“带赛必先参赛”制度,努力打造“良匠之师”。正是因为有了院级—省级—国家三级党建品牌,催生出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粉霞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些技术精湛、专业专注的教师工匠队伍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一点一滴中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持续分类培养 夯实工匠精神践行根基 学院以系党总支为单位,以专业党支部为基本单元,将工匠精神的培育镶嵌在学生分类培养的教育教学中,使工匠精神体现行业特色和专业特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对于所有学生,构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四递进课程体系、“认知、专项、综合、顶岗”四递进实践教学体系和“社赛—校赛—省赛—国赛”四级竞赛体系,以满足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和职业理想的需求;对于学徒制班学生,构建“学校、企业双主体,学生、员工双身份,教师、技能大师双教学,校内、校外双基地,毕业证、技能证双认证”校企协同育人体系,发挥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实施“社团传、导师帮、师傅带、大赛练”四级卓越培养计划,推动“一系一品”卓越培养品牌建设,引导优秀学生带头铸匠魂、守匠心、精匠技、践匠行。近年来,在山西省乃至全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均得益于卓越计划的培养,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工匠精神也影响着身边的同学。 打造党建联盟 深化工匠精神实践体验 企业是学生未来的主战场,是高技能人才发挥作用和培养大国工匠的主阵地,也是工匠精神集中体现的主要场所。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将党建工作搬进学院的实习实训中心,在智能制造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打造党建工作室,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高度融合,指导学生在真实的职场情境中构建职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锻造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借助学院牵头的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高端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国家职业教育集团和产教融合型企业等平台,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校企合作党建联盟,建立劳模工匠资源库,深度挖掘工匠精神的实践内涵,发挥企业党建和学校党建的双重作用,以党建引领“大格局”凝聚高质量育人“大合力”。 (申晨霞 秦红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