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策应井冈山红色旅游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效解决高端人才培养的难题,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联合吉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部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井冈山红色教育事业发展中心,加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以文化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群为抓手,实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开展红色教育培训、共同开发教材、共同构建实践平台、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共同制定行业标准“七个共同”,以“井冈山精神立体化融入红色旅游实践育人共同体”提升红色旅游人才培养质量。 精准培养定位:成立“红色旅游精英实验班”,搭建红色旅游实践育人载体,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依托学校省级“双高”院校建设,旅游管理专业群立足建设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的需要,精准对接地方旅游产业优势,精准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为红色旅游人才培养,通过成立30人规模的“红色旅游精英实验班”,试点订单培养“一专多能”实践能力突出、红色文化内涵丰富的红色旅游人才,搭建红色旅游实践育人载体。 优化培养设计:重构“十个一”项目化实践课程,打造结构化教师团队,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围绕红色教育培训岗位需求,构建“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技能+专业拓展能力”的课程体系,凸显工学结合特色。建设有效将井冈山红色文化贯穿始终的“十个一”项目化实践课程,包括红色歌曲现场教学、红色影视展鉴赏及创作、红色景点讲解实践、井冈山茶文化与茶艺演绎、红色家书诵读、红色餐饮文化体验、红色旅游商品创意与设计、红色历史访谈、红色旅游线路设计、红色旅游户外拓展10门课程。依托课程设置,模块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实施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和全课程教法改革,开发“因岗设课、课岗融合”的项目化课程,让所学与所用有效衔接。以提升质量为导向,打造结构化师资队伍。培育和构建由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能手共同授课的优质教师团队,提升人才培养的精准度。聘请行业专家进行专业课程建设,邀请行业能手开展项目化教学示范和实践指导,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红色文化全方位浸润,激活“第三课堂”。组织学生参与红色研学、红色教育培训等校外专业实践,加深他们对职业的认知和增强他们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调研采风活动,赴井冈山采编红色歌曲、红色故事等,共同编写红色文化校本教材。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延伸“第三课堂”,组织学生积极进社区、景区、校区、扶贫点开展井冈山精神宣讲活动,加深他们对井冈山精神的认识和理解,自觉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 产教深度融合:“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基于产业需求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政府部门政策支持、行业标准引领。聘请井冈山行业企业专家为客座教授,成立由“政校行企”专家组成的行业协会、旅游专业产学研指导委员会;与井冈山红色教育事业发展中心合作,打通“红色教育培训证”与课程互通的政策通道,学生校内学习期间可以考取证书。校企同频共振,共建育人平台。学校牵手基地等10余家行业企业,共同开展红色教育培训,搭建红色旅游人才培养的实践实训平台。校企共建联合培养人才的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共同设计红色教育培训线路,联合企业共同设计开发红色教育培训、红色研学课程。共同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开展红色文化研究,申报科研项目。 通过井冈山精神赋能,依托“井冈红”红色育人品牌,以“红色旅游精英实验班”订单培养为试点,从“产学研用”四个维度开展“七个共同”建设,构建“产学研用”红色旅游实践育人共同体,全面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井冈山精神立体化融入红色旅游实践育人共同体”培养模式为全国红色旅游人才培养作出试点并形成推广经验。 (刘红 张晓惠 李亚娟 戴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