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中型犬一般个头的红色机器狗,借助它头顶的摄像头和灵活稳定的六足,视障人士就能在复杂场馆内避障、行走……11月28日,在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这只由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导盲机器狗成为2024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以下简称“福祉博览会”)上的一大焦点。 “这只机器狗是我们团队自主研发的,集成了视觉、听觉、力觉等多模态感知,能够实现室内外精准导航、交通信号识别等功能,帮助视障人士解决出行难题。”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樊泽华说,相比普通机器人,导盲机器狗更加稳定、安全和可靠。 自2007年至今,福祉博览会已举办17届。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副主任史志强对记者表示,今年的福祉博览会上,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在残疾人辅助器具方面的应用引人注目,来自高校的多款产品成为展会明星产品。 在浙江大学展台,一款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黑框眼镜成为参观者争相体验的“热门”。 戴上这款重约40克的眼镜后,记者发现了“秘密”:随着对话的进行,眼镜镜片上浮现出一行行实时更新的文字。 “这款眼镜融合了增强现实和语音交互等技术,对于一些听觉损失严重的人士,能够通过视觉补偿听觉。”展台负责人、浙大网新董事长助理张伟明表示,随着残障人士需求的多元化,更丰富多样的科技辅助器具受到欢迎。 现场,一名正在试戴这款眼镜的听障大学生就有特别的社交需求。“孩子大了,出去和同学玩的时候,觉得耳蜗让自己有点特殊,不太自在。这款眼镜就很日常,一点儿也不引人注目。”陪他前来的家长说。 依托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无障碍感知与智能系统浙江省重点实验室,今年,浙江大学带来了智能导盲眼镜系统、新型盲文刻印机、无障碍电影智能制作系统等一系列科技助残产品。 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真正实用的产品,在高校展台上,越来越多的发明创造从“书架”走向“货架”。 穿戴好外骨骼装置后,已经无法自主行走的20岁偏瘫青年小亮,迈出“双腿”慢慢走了起来。 帮助小亮实现行走的穿戴装备,正是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人工智能外骨骼机器人。目前,通过成立北京大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这项来自实验室的成果已实现转化落地。 回望自己在仿人机器人技术上20多年的创新探索,公司创始人、北航外骨骼实验室主任帅梅认为,以应用落地为导向是自己一直的坚持,“让科研成果再进一步,转化成真正有社会价值的产品是重中之重”。 在科技助残应用项目中锻炼人才、培养人才,是采访中记者的另一个感受。 浙江大学依托项目开设了全国首个面向信息无障碍领域的专业课程“信息无障碍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则在智能多足机器人研发任务中,培养了一批批硕博研究生…… “科技助残需要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及残联等机构共同发力,其中,高校作为关键力量,不仅推动着助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更是助残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史志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