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8 星期四
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业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关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有利于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坚持人民至上,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我们党始终将满足人民所思所盼、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时时检视政绩观,忧民之所忧、急民之所急,将人民群众是否拥护、赞同、高兴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解决人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出发,坚决不做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定不移地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力,不断巩固加强与民沟通的渠道,不断推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让改革发展在充分了解民情民意的基础上推进,在问计于民中找到解决难题的关键。

  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公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功成不必在我”,具有鲜明的集体主义精神内核,既传承着“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以“短平快”代替“长远实”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本质上反映的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和贪图虚名的错误政绩观,带来的是极大的资源浪费和错失大好发展良机,不仅影响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更严重损害人民利益,从根本上背离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越是长久基业、长远大计,越离不开甘坐冷板凳、甘吃清苦饭的默默付出,越呼唤一批接一批“栽树人”、“挖井人”和“拓荒人”前赴后继。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公心,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公心,要用好考核的指挥棒,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注重考核时间短、见效快、容易显山露水的显绩,也注重考核打基础、利长远但又一时难以见效的潜绩,克服政绩速成的浮躁心态,力戒个人主义,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推动领导干部争当改革促进派、实干家。

  坚定敢于突进改革深水区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拿出勇气,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对当务之急,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对长期任务,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也会随之增加。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定“破冰突围”的决心,敢于突进深水区,把解决好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谋长远利益作为自己的政绩。担当和斗争是一种格局,坚持局部服从全局、自觉为大局担当更为可贵。面对问题和挑战,要挺膺担当,心怀“国之大者”,以面对困难和矛盾迎头而上的勇气,将党和人民群众的嘱托和期盼转化为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要有披荆斩棘的锐气、突破藩篱的勇气;面对长期性持续性改革任务,要遵循客观规律和科学精神,保持“铁杵成针”的韧劲,目光长远,戒骄戒躁,不能为了创造政绩而乱作为,而是时刻将改革发展大局放在心中。

  坚守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本心。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行胜于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抓好改革落实,要全面充分听取各方建议,深入细致做好调查研究,尊重客观事实、培养理性思维,作出符合事物客观发展规律和科学精神的决策。要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适时适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求真务实贯穿抓好改革落实的全过程。既要培养问题意识,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又要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根据客观情况调整策略,找出“最优解”,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开花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实事求是最需要解决的是党性问题。”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强化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同时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只有坚守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本心”,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踏踏实实做事,不断磨炼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把工作做细做实,方能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

  (作者单位系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 05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业绩 孙雷 梁耀淞2024-11-28 2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