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数字化,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在人工智能时代,学校应如何打造数智融合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面对这一时代命题,广州市番禺区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落实《广州市实施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方案》文件精神,推动教师主动适应数智技术变革,以“数字赋能、融通育人”为理念,打造以乡村小学——番禺区市桥沙墟一小学和新办学校——番禺区沙湾荟贤小学为示范的数智技术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番禺路径”。 路径一:以“五领”开村小数智强师新航道 五年前,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沙墟一小学(以下简称“沙一”)只有18个教学班,教师平均年龄达46岁,学生65%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所小规模城中村学校,面对教师数字素养低、生源不均衡的现状,何以成为享誉省市的智慧教育标杆校、示范校呢?校长介绍了成功的经验: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校情,以“五领”——专家引领、学校统领、骨干带领、“双师”互领、教师认领,开辟村小数智强师新航道,通过教师队伍的发展,实现学生成长与学校发展的“换道超车”。 专家引领:数智问诊,顶层设计把航向 专家引领,数智问诊,是沙一数智强师的明亮航灯。2019年,聚焦学校发展及教师队伍的新情况、新问题,获批广东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校,开启了整校推进数智强师的战略选择。邀请广东省内外专家开展多轮现场诊断、专题调研、主题讲座,提升了教师的数字意识,助推学校数字化转型,稳稳把好数智强师航向。 学校统领:数智解码,整校推进启新航 整校推进,“四学”传动,是沙一数智强师的强大引擎。聚焦教师发展不均的现状,以广东省智能教育名校长培养对象等骨干组成智慧管理团队,开展了“团队领学、四训强学、项目助学、考评促学”四大行动,夯实数字技能基础,强化数字素养意识。通过“微能力考评”“课例展评”“应用综评”,形成教学研究与教师成长的闭环。青年临聘教师曾梓辉说:“这种基于课标‘三新’理念、以素养课堂为导向的应用培训,使我快速成长,让我成功考上公办在职教师岗位。” 骨干带领:数智建构,两个课堂勇领航 骨干先行,应用为王,是沙一数智强师的得力推手。学校聚焦课堂,以骨干带领,落实新课程改革,构建了“两个课堂”,一是“多技术融合的‘三导三学’精准教学”素养课堂,赋能“双减”提质增效。二是解决专任教师不足的情况,基于多平台构建“三导四环”“双师”课堂,实现师生双线成长。学校获评广东省推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实验校、广州市共享课堂样本校。 “双师”互领:数智联动,优势互补乐同航 “双师”互领,数智联动,是沙一数智强师的创新实践。针对师资两极分化、教师信息素养发展不均等情况,学校让年长教师做教学师长,提升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年轻教师做信息技术师长,帮助年长教师提升数字平台的应用能力。“双师”结对,实现研新课标、研新理念、研新技术的“三研”齐修,促进“双师”联动共成长。 教师认领:数智协同,智行工坊共远航 教师认领,智行工坊,是沙一数智强师的智慧联盟。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教师主动提升内驱力。据此开展了认领“微项目”自修、“智行工坊”同修、“课题实践”研修三大行动,建立“导师+骨干+队员”数智协同航队,人人有目标,人人有项目,坊坊有合力,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与教师的专业成长。20余人次教师成为省、市、区级名教师、骨干教师。“自从加入智行工坊,我的课堂更有吸引力,学生更喜欢了。”在智行工坊中迅速成长的骨干教师邓艳红说。 五年来,市桥沙墟一小学秉持“五领”理念,成功探索村小数智强师新路径,成为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应用标杆校,学校荣获40余项集体荣誉,师生获区级以上奖千余项,实现办学质量的飞跃。“多元智领”案例获省优秀案例,并被列为广州市基础教育重点成果。沙一还乐于向区域内外辐射推广经验。以广东省共同体项目、跟岗学习、团队送教送培等形式,辐射新疆、西藏、贵州、北京、浙江、香港、江西及粤东西北等地,受益师生两万余人,被权威媒体专题报道近50次,影响广泛,为乡村教育数智化转型提供了经验。 路径二:以“三力”绘新校数智强师新图景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荟贤小学(以下简称“荟贤小学”)于2019年开办,既要面对管理机制不全、人员结构失衡、文化底蕴欠缺的基础问题,还要面对教师逐年快速递增、水平参差的核心问题。强校必先强师,如何提升教师发展动力,把握课堂教学阵地,助力教师精准研修,是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和系统工程。 走进荟贤小学,便能深刻感受到校园文化景观、室场设计、主题空间中弥漫的数智气息。学校借助广州市人工智能助推实验校等多个省、市数字化平台,校长带领行政团队和教师,为破解新办校师资发展问题,构建了“数智强师‘三力’体系”——以教师自驱力、教学力、研修力为突破口,学校发挥“价值引领力、任务牵引力、成长支持力”,借助数智技术,让教师行“智慧之路”,让孩子乘“数智之翼”,让学校搭“数智快车”。 数字评价,激活内驱——自驱力提升的新钥匙 在荟贤小学,激发教师发展自驱力是突破成长困境的钥匙。学校重塑“价值引领力”,借助教学测评系统、专业发展数字平台两大力量,以蓝图引领、文化浸润、制度支持为底座,创造性地构建了对标自驱力、教学力、研修力和新手—新秀—骨干—名师—导师五级成长阶梯的“三力五层”晋级指标,结合日常教学、公开课、专项测评、专项展示、研修表现、学生调查等多项内容,借助数字平台实现教师专业综合数据收集,推动数字化评价常态化。 “素养为核心,成长为导向,提升为目标”,这是荟贤小学教师对数字评价的坚守。为此,学校设计了“成长体系、培养工程”,发挥各层级教师的引领力、互助力。教导处教师蔡玉燕从被动跟随到主动作为,她说:“专业综合评价,借助数字平台,让我的压力转换成动力,实现了自我提升。” 数智融合,课堂革新——教学力跃升的实践场 在荟贤小学,数智融合已成教学新常态。校长先行,邀约骨干、新秀组团参赛,喜获全国“创新作品”;教导处统筹安排,落实“三人行”,研磨项目式、跨学科、大单元教学;学校、科组、骨干三级规划,申报省、市、区级课题,聚焦数智融合,汇合成课题群引领课堂革新,双管齐下,两年内收获省教学案例奖11项,孕育出“智慧·自在”教学模式。课前,学生借助多种数字化资源,先行研习;课中,学生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解构任务、体验实践;课后,学生借助数智平台分享、测评。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拔节生长,教师在日常实践中教学力跃升。香港教师团到校观摩,纷纷表示看到了面向未来教育的无限可能。 人机协同,深度研修——研修力重塑的智慧路 在荟贤小学,人机协同研修模式应运而生。学校重构研修课程,探索以教师为中心的“头马式研修”“工作坊”等教师高参与高能效的研修形式,形成研修范本及资源。借助数智课堂测评系统与人力观测紧密协同,形成“智荟”深度研修模式,重塑教师研修力的智慧路。教师团队研读数据,探寻教学奥秘——剖析课堂切片,解码课堂实录,追溯数据根源,揭示行为背后的局限与学习规律,据此提出改进策略,创新重构课堂,提炼教学范式。“研修中,我的需求被看见、被支持,我的成果被展示、被追问,让我思考与行动有了深度。”从教仅三年却两获省级案例一等奖的曾老师说。 办学五年,荟贤小学获评25项省、市级荣誉,强师成果获市教学成果,教学模式成果获评入库项目。教师数字素养高,12人成省市区数字化改革带头人,77%的教师获区级以上教学奖项。学校先进经验辐射推广20多次,在粤港澳大湾区传播,带领粤东西北6市教师探索数智课堂,迎来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等8个省外同行到校跟岗观摩,受益教师近万人,被权威媒体报道百余次,绘就了数字时代新校办学的新图景。 广州开放大学作为广州市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项目的具体实施机构,在广州市教育部门的指导下,不断探索人工智能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机制和新场景。“番禺实践”的卓越成效,体现了在数字化转型的当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智技术既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教学教研带来挑战,也是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和教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助力,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对推动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丘志强 潘文清 黄慧英 曾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