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作为国家能源供应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石油化工产业正朝着原料轻质化、生产绿色化、过程低碳化、管控智能化的方向迈进。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建校74年来,石油化工已经成为学校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为了更好地适应石油化工产业转型要求,学校以“石化+智能+绿色”交叉融合为主线,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本科实验教学改革,形成适应石油化工产业需求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校企共建智能化绿色化“智慧工厂” 按照石油化工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学校结合炼化企业装置的实际运行现状,利用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对校内石油化工产业链实物仿真基地进行升级改造,建成常减压智慧工厂和数字孪生混合现实智慧体验中心。升级之后,学生不仅能够看到设备外形,还能观察到设备内部模拟介质运行的真实状态,实现了装置内外实操联动,使得仪表阀门有数可显、有数可调、有数可控。目前,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专业的综合实验课程已将智慧工厂内容融入到实验教学中,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为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校企共建多层次实验教学项目 学校与抚顺石化公司、辽阳石油钢管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双方共同编制实验教学大纲,重新建构实验教学内容,制定实验评价标准,使校内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更接近企业实际。专业按照“石化+智能+绿色”交叉融合和“两性一度”金课建设要求,按照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以“化学工程与工艺、油气储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专业核心实验课为试点,设置“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项目,设计型、综合型实验项目比例达到50%以上。这种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校企共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石油化工设备很多都是在高温、高压、高危环境下运行,这些实验教学项目在常规实验室很难完成,因此,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途径。学校与企业合作,围绕“油气开采与集输、石油加工与化工、石化设备制造与检测、石化设备安全与管理”产业链,共同建设“聚乙烯合成3D虚拟仿真、油气集输虚拟仿真、聚合物吹塑成型虚拟仿真、柴油加氢安全虚拟仿真”等20余个项目。通过交互式可视化的界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多种参数变化和调整,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将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时,专业将虚拟仿真项目与实验室现场实验进行一体化安排,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校企共建实验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教师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课程内容,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技能培养中。学校还定期为学生讲解“沈鼓集团攻坚克难铸就大国重器”“国家重大工程——西气东输”“抚顺石化——小瓶盖大作为”“中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陈俊武院士”等企业工程案例,将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等元素有机融入到实验教学过程中,构建了石油化工特色鲜明的思政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爱石化、兴石化、奉献石化”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本科实验教学改革,学校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过近3年的建设,学校组建了一支校内外专兼结合的实验教学队伍,合作企业达到50家,聘请200余位企业专家兼任校内指导教师。在教学成果方面:学校获批国家教育部门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1项,获批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1项,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建设校级虚拟仿真项目15个,完善工科专业核心课程实验教学大纲30个,编制实验教学讲义15门,编制实验课程思政案例50个,发表教研论文15篇。在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近3年,学校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的学生人次及奖项数量均有大幅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学生实践方面:学校支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派遣学生到抚顺石化公司、北方华锦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近150人。 未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将继续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行业特色深入推进以“石化+智能+绿色”交叉融合为主线的本科实验教学改革,努力打造行业特色型高校实践育人新模式,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钱建华 曹江涛 梁平 李会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