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过去探索和创造的丰厚积淀,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创新和发展的深层指引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4年10月28日下午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强调要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6月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命题,既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又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进步中文化传承发展、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般原理,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人类文明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发挥高校的文化功能,既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准确把握蕴含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重大创新观点、科学方法论和战略部署,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融入立德树人、学术研究、人文交流各领域和全过程,努力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融入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不断增强当代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高校要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化文明融入到大思政课体系设计中,使思政教育与文化建设相得益彰、协同发展,重点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等系列必修课或选修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要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文化自信水平,鼓励他们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同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的表达形式,以此更好地培养当代学生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感和自豪感。要注重跨学科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知识体系,搭建线下+线上、校内+校外等文化实践活动平台,引导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历史古迹等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场馆,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好地将文化自信融入到专业发展和成长成才中。要善于总结大学的办学历史和育人经验,建设独特的大学文化内涵,使之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对接,让文明校园的“面子”更美、“里子”更实、“底子”更厚。 融入学术研究,深入阐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内涵。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过去探索和创造的丰厚积淀,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创新和发展的深层指引。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宏阔视角,精辟论证了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的道理所在,作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的重大论断,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作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智力、人才和学术优势,深入研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概念范畴、思想体系、逻辑框架,不断深化对文化传承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中国文化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世界更加深入了解“文化中的中国”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重点加强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经验、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独特贡献等重大课题的理论阐释,立足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地位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智慧。 融入人文交流,持续扩大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在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大背景下,高校在中外人文交流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为此,高校教师和学生在中外交流中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更好展现中华文明的时代价值及其魅力,同时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要善于发挥所在大学的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有意识地立足全球视野,与国际学术界展开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为促进全世界共同繁荣贡献智库作用。要适应数字化传播趋势,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设一批反映中国文化的“技术+人文”数字化立体教材体系,形成技术应用和人文价值深度融合的中国文化数字资源库,以此发挥数字资源在全球文明对话中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助力提升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现代教育报》社长兼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