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专注于高质量音乐人才的培养,围绕“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三大核心方向,深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提升与模式创新,融合新模式、新体系、新平台,以培养音乐教育综合人才,并通过多元化社会服务,促进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弦歌薪火 润心铸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提升与模式创新 成都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紧扣学校“应用型、师范性、地方性”办学定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人文素养,涵养文化底蕴,将保护与传承巴蜀文化作为教学目标、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追求,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取向,将内涵式发展、深化改革作为工作主线,持续10余年开展巴蜀文化传承保护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的课程改革实践,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课程建设改革,形成专业办学特色。通过整合融通、重组重构、强化应用,构建模块化、项目化、进阶式课程内容体系。课程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地域文化,构建涵盖“文、谱、图、音、像”的模块化、项目化教学资源库体系,实施了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合理、完整、系统的进阶式课程教学应用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课程改革秉持学生中心、“课堂革命”、铸魂育人的教学理念,依托智慧教学平台开展“课堂革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主动探索、自主建构的方式吸收、感悟巴蜀文化的养分。通过构建使学生能够适应本地区音乐教育和文化传承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扎根巴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将巴蜀音乐所承载的灿烂文明、内嵌的精神核心转化为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奋进力量的动力,从而形成传承文化、守正创新、铸魂润心的专业办学特色。 学生能力稳步提高,成长成才成效明显。课程引导学生把有关巴蜀音乐的知识、技能、理念应用到实践活动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近3年,学院在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四川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四川省赛、“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西部学校音乐周、四川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和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四川省大学生音乐创新大赛、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100余项。学生学术、科研能力不断提升,获批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授权专利80余篇(项)。学生就业能力、质量连续3年位居同类高校前列,毕业后在中小学从教的学生亦广受用人单位好评。 多方合作协同育人,传承文化服务社会。课程遵循“育人为本,服务地方”的理念,实施多方协同育人机制,联合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建立了省属高校首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川扬琴传承培训基地,组建的“四川清音”学生艺术团先后与韩国栗谷研究院、意大利佛罗伦萨音乐学院等境外教育学术机构开展交流演出;在依托基地深化巴蜀音乐教育的同时,与中央音乐学院教育学院签约合作,共同推进新文科建设,共建教改项目16项;与长江师范学院、重庆市涪陵区和成都市温江区教育部门合作打造“成渝地区卓越音乐教师协同培养项目”,共建教育实践基地,覆盖学生1200余人次。同时深化与基础教育学校的合作,联合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等开展巴蜀音乐教育大中小学美育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工作,举办相关讲座40余场次,受益学生达万余名。 课程以“薪火成师”党建品牌建设为引领,积极践行“教育振兴乡村、艺术服务人民”的理念,主动延伸社会服务链条,选派多名师生长期赴凉山顶岗支教,组建文艺下乡志愿服务队多次赴甘孜、凉山等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师范生扎根乡村、服务基层。这些举措提升了师生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区域教育发展和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课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培养具有较好人文精神、理论素养及扎实实践技能的基础教育、基层文化工作人才”定位,通过新文科建设改革实践对接基础教育师资需求,全面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其职场适应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了鲜明的师范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探索出适应和引领本地区音乐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成师模式”。 (本文系国家教育部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中国传统音乐虚拟教研室”[项目编号:231005940253947]和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编号:YLKC02652]阶段性成果) (岳圣东 姚敏 刘珊珊) 乐章新融 育英铸才 ——培养音乐教育综合人才的创新实践 成都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号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艺术与技术交融、技艺与德育并重、讲台与舞台联动”在音乐教育领域深耕细作,全面培养复合型人才,助力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 艺术与技术交融的教育新模式。智能音乐系统:精准分析,助力演奏水平提升。智能音乐系统凭借其数据分析与即时反馈机制,成为音乐教育中提升学生钢琴演奏水平的重要工具。该系统运用智能算法,精准捕捉学生在演奏过程中的每个细微动作与音乐表达,实现对学生演奏状态的全面检测与评估。通过对演奏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迅速识别出学生在演奏技巧、节奏掌握、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偏差与不足。基于分析结果,即时生成个性化的改进建议与训练方案,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自我反思与调整能力、演奏水平。 嗓音实训系统:科学训练,攻克音准偏差难题。嗓音实训系统聚焦精准解决歌唱中的音准偏差难题,融合音频处理技术与音乐教育理论,实现对学生嗓音特性全面、深入的分析与评估。通过高精度音频采集与分析技术,捕捉并解析学生歌唱过程中的音高变化,快速确定音准偏差的具体位置,为学生提供客观、量化的自我认知工具。在此基础上,提供多元化的嗓音训练资源与方法,涵盖发声技巧的基础训练、音阶练习的进阶提升以及歌曲演唱的实践应用等多个层面,逐步提升学生歌唱的音准稳定性与表现力。 智能钢琴系统:自动伴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智能钢琴系统集成了自动演奏与伴奏技术。自动演奏技术能够精准再现经典钢琴曲目,其音色与演奏技巧为学生提供直观感受。自动伴奏技术能够根据学生演唱需求,实时生成并调整伴奏音乐,提供个性化伴奏体验,使学生在练习中融入音乐情境,感受音乐氛围,实现情感表达。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创造了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现力,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技艺与德育并重的教育新体系。深耕传统,弘扬文化精髓。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依托自身学科优势与特色,构建了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坚定学生文化自信。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推进课程体系内涵建设,全方位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与课程体系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育人质量。例如,省级一流课程“中国音乐史”深挖中国音乐文化,使学生了解中国音乐的悠久历史与成就。“中国传统音乐”“艺术概论”全面剖析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民族乐器演奏”“舞台艺术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同时,重视传承和弘扬区域优秀音乐文化,通过课程与研究项目,引导学生认识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整体性与地域特色。 美育润心,培育审美情操。学院深知美育具有激发学生审美意识、促进学生情感共鸣的功能,在课程体系的布局中,采用科学高效的策略,培育学生艺术感知力,塑造人格品德,全面提升其审美素养。引导学生在深化人文关怀认知与担当社会责任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实施专业、美育、德育“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以及落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美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将“教音乐技能、育美学品格、立师艺双德”三者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强调德艺并重。学院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施中,注重融合多元文化、创新教学模式,强调德育与技艺并重,引入川剧、四川扬琴、四川清音等以非遗文化为代表的川渝特色音乐资源,形成模块化课程。融入学科领域的前沿信息和创新成果,形成项目化课程。融汇行业元素,引入非遗传承人及部分专家学者带来的教学资源,形成进阶式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院始终坚持技艺传授与德育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古诗词音乐创作,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与自豪感。通过学习“音乐中的党史”,将音乐技艺培养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培养具有高尚品德、深厚文化底蕴的综合艺术人才奠定基础。 讲台与舞台联动的实践新平台。舞台元素进入课堂,做到情境交融。学院致力于打破传统课堂的界限,将舞台表演引入日常教学,形成情境交融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表演场景,通过舞台表演、角色扮演、即兴创作等互动环节,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与表演的结合,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经典作品,探讨其艺术构思与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与想象力。学院定期邀请业界专家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经验与心得。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创意的学习环境,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讲台理论指导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学院坚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培养综合音乐教育人才的关键。因此,学院致力于完善教学体系,确保讲台上的理论知识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走向实践,实现知行合一。通过案例分析、作品解析、模拟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同时,学院还与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专业素养。通过讲台理论的引导与实践机会的提供,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联动展示促进成长,做到教学相长。学院积极搭建多元化的展示平台,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的方式,推动教学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实现共同成长。首先,学院定期举办各类音乐会、艺术展演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次,在联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策划、排练、演出,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创作思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实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也能从学生的表演中汲取灵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艺术修养,实现教学相长。此外,音乐学院还注重与其他院校、艺术团体及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通过联合举办音乐会、艺术论坛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交际圈,促进不同文化、不同风格的交流与融合。 学院实施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首先,实现点面突破,学生学习动力增强,成绩显著提升,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给予积极评价。其次,赋能增效明显,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得到稳步提高。自编教材《中小学音乐教材歌曲弹唱》融合二维码技术与动画微课,获得全国12所高校的认可与好评。师生共创20余首音乐作品,其中,《逆行的天使》在多家权威媒体平台上展播。再其次,学生参与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获奖数百项。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勇于探索未知,不断提出新颖见解,展现出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最后,学院教学团队在全国高校教学改革研讨会上,与34所高校共话教学创新,分享经验,有效促进跨校交流与合作。兄弟院校深入学院课堂体验,并给予肯定评价。同时,学院积极响应“国培计划”,为参训教师拓宽教学视野,提供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策略。教师反响热烈,表示要将所学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创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音乐学院通过艺术与技术交融、技艺与德育并重、讲台与舞台联动,全面培养具备深厚音乐素养、创新思维及广泛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人才。未来,学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音乐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YXX22-027]阶段性成果) (唐维霜 杨立升) 旋律新织 服务铸誉 ——以多元化社会服务推动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成都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着力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以多元化社会服务带动科研创新、驱动人才培养创新、促进学科建设与创新,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以社会服务带动科研创新。学院将社会服务与科研有机结合,并将其作为推动科研创新与进步的重要动力。多元化社会服务要求科研更多面向社会需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有效推动学院教师在选择研究课题时更具针对性,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 社会需求的变化,带动学院科研工作日趋创新化与多样化。为了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学院科研工作者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通过多元举措了解社会实际需求,并结合学术前沿理论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以舞台实践艺术创新问题为例,学院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合作,通过巴蜀音乐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创新实践,推动数字化舞台艺术的研发与应用,开拓新的科研发展方向与课题,回应行业需求。 多元化社会服务也为科研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通过积极组织和参与社会服务,学院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具体项目中,及时对科研效果进行验证和优化,并据此获得实践经验与反馈,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近年来,学院积极与高水平演艺公司、业内认可度高的行业大赛主办方深度合作,推动相关行业进一步发展。 以社会服务驱动人才培养创新。社会服务是高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学院改变传统教育中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模式,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帮助学生构建完备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借助多元化社会服务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 学院开展多元化社会服务,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使其不仅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同时也能结合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综合分析并解决问题。以“薪火成师”党建品牌建设为引领,主动面向地方、面向社区,面向文化传承、面向基础教育发挥作用,依托艺术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等学科资源,利用“薪火·行知”“行走的课堂”“语你同行”“果筐学堂”等实践教学平台,积极践行“教育振兴乡村、艺术服务人民”的理念。 通过参与社会服务,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在社会服务中,学生直接面对现实需求与问题,通过亲身参与社会服务项目,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学院定期组织师范生到四川凉山、阿坝、甘孜等地支教,“晨曦文艺下乡志愿服务队”等队伍多次赴地方开展“晨曦送艺,筑梦青春”等活动,与成都温江区和盛镇玉河村、甘孜道孚县下拖乡麦里村签订三方党组织结对共建协议。此外,学院积极开展“教育振兴乡村、艺术服务人民”“志行凉山,振兴彝乡”等活动,每学期选派多名师生赴凉山顶岗支教,助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支教学生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教学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获得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支教学校的一致好评。统计数据显示,共有37名毕业生在民族地区就业,其中,27名毕业生在中小学任教。敬金冰在校就读期间(2021年)赴越西县顶岗支教,坚定了“扎根乡村、服务基层”的理想,毕业后担任越西县南城小学音乐教师。陈玉萍在校就读期间(2022年)赴凉山顶岗支教,坚定了“教育振兴乡村、艺术服务人民”的信念,毕业后担任德昌县第六小学音乐教师。陈玉萍入职后对工作认真负责,深受学生喜爱。音乐专业有很多毕业生通过教学实习、顶岗支教等教育实践活动,为当地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基于学科专业发展以及音乐学院近年来在落实成都师范学院党委对道孚县实施定点帮扶的工作情况,音乐学院党委将继续弘扬“爱、真、笃、为”的校训,践行“党建引领,服务社会”的宗旨,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事业发展,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学生将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实践活动,进一步坚定了“扎根乡村、服务基层,成为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信念。 以社会服务促进学科建设与创新。学科建设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学术创新与社会进步。学院充分发挥多元化社会服务的积极作用,带动学科多样化发展,持续加强学科建设的应用属性,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的职能,实现社会服务与学科建设互融互促,在推动学科建设深入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学院借助社会服务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起合作机制,推动各类学科交叉融合,进而带动学科创新发展。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契机,学院积极与科技公司开展合作,将艺术学与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结合,开展关于智能技术、舞台实践与艺术教育之间的问题研究,取得了一批优秀成果。 开展多元化社会服务也带动了学院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发展。学院扎根地方,与地方企业、政府部门深入合作,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开发出众多具有特色的学科应用项目,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院积极探索国际化发展路径,推进国际合作与服务项目实施,参与国际化学术交流,拓宽师生学术视野,实现社会服务与学科建设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多元化社会服务硕果累累。近3年,学院获批国家教育部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教育部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四川艺术基金等部省级以上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及作品集共9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近40篇发表于核心期刊;学院荣获四川省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四川省第十九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音乐小金钟——全国钢琴展演(业余组)(高校组)四川展演冠军。 近两年,学院在中小学教师及管理者的培训服务方面业绩突出,尝试跨专业对甘孜中小学骨干教师、新入职教师以及校长进行全方位培训。成都师范学院与色达县深度合作并作出决定,要全面促进教育健康发展,坚持以教育、科技、人才为支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院连续两年对色达县的中小学新入职教师及骨干教师进行深度培训,通过地区调研以及制定对应的培养方案,助力色达县中小学生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从义务教育以控辍保学为主的“保覆盖”向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从巩固拓展义务教育成果向推进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转变。通过整合全校资源,实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得到一线教师的一致好评。 学院近年来的稳步发展都与多元化社会服务密切相关。投入社会服务活动,有力地增强了学院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树立了学院良好的专业形象,同时也建立起学院与地方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之间的稳固联系,搭建了长期合作的桥梁。通过涉足社会服务领域,学院收集到来自各界的一手反馈信息,并依托与行业企业、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获得了宝贵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信息资源,为科研活动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注入新动力。此外,类型多样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还为学院学生拓宽了实习及就业渠道,有力推动了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与此同时,多元化社会服务强化了学院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院将开展社会服务作为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履行职责使命,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学院在科研、人才培养及学科构建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离不开多元化社会服务的开展。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加大力度推进各类社会服务项目,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本文系国家教育部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共创数字媒体+音乐舞蹈专业学生定向人才培养”[项目编号:2023122823121]阶段性成果) (马堃杰 黄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