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跃红校长与学生一起交流。 资料图片
|
|
《桂花雨》 (五年级上册) 执教者:陈跃红 扫描二维码 即可观看 视觉中国供图
|
人物介绍 陈跃红,苏州市相城区文征明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国家级骨干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首届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江苏省首届“杏坛杯”赛课一等奖获得者。著有《小学语文体验教学》等三部专著。 在艺术与生活的交织中,我始终相信图像思维能够为学生打开语文世界的一扇窗。图像赋予学生无限的想象与启迪,在文征明实验小学的语文课堂上,我致力于培养学生图像素养(又称图像识读能力,也称视觉素养),让文字与图像共舞,为学生揭示语文的奥秘与魅力,让学生从文字中汲取灵感,用心灵触摸世界,用想象构建未来。 觉醒: 从文字到视觉的转变 那是一个午后,阳光洒在学生们渴望知识的脸上。我站在讲台上,却感到一丝不安。我努力讲解,但课堂缺少触动心灵的东西,学生缺乏直观感受和情感共鸣。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我回想起自己上小学时的图画书和图表。 融入图像元素能否为学生打开一扇学习的新窗口?我决定将图像思维引入课堂。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直观图像,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合理安排图像展示与讨论的时间,这都是面临的现实问题。但我认为这是一场值得尝试的实验,因为图像具有跨越语言和文化的普遍吸引力,它能够瞬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开始制作一系列的思维导图,用以概括课程的主要内容;设计一系列的图表,用以解释复杂的原理;甚至尝试用漫画来讲述历史事件,让枯燥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有趣。我记得一个感动瞬间:有一天一名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学生突然举手,他指着一幅我用来讲述《太阳》这篇课文的插图,兴奋地说:“老师,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散发的热量及阳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那一刻,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图像思维的力量,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探索欲和创造力。 从此我的课堂不再只是文字的海洋,而是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每一堂课都充满色彩和活力。学生们开始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他们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用图像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看到了学生在学习上的转变,自己在教学上也获得了成长。这次觉醒,不仅改变了我的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让我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激发潜能、启迪智慧的过程。 探索: 图像与文字共生共荣 在对图像应用日益熟练之后,一个新的挑战摆在了我的面前:如何在图像与文字之间找到连结点,让两者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成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伙伴?这不仅考验教师的教学智慧,也促使我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深层结构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这篇课文,是我探索图像与文字共生共荣理念的试验田。这篇课文描绘了中秋佳节时,故乡桂花盛开、香气弥漫的情景,以及围绕桂花的一系列温馨的家庭活动。课文不仅充满了诗意的美,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亲情的温暖,是融合图像与文字教学的载体。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中细腻的语言,感受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深深眷恋。我让学生们闭上眼睛,随着我的朗读,用心去聆听,想象自己置身于那个桂花飘香的夜晚,感受浓郁的乡愁和家庭的温馨。随后我便开始引入图像元素,我提前收集了一系列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图片,包括孩子们摇桂花欢笑的场景、中秋夜圆月下一家人围坐品茗的画面,以及桂花制成的各种美食。这些图像不仅为文字增添了直观的视觉支撑,更让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活泼。学生们在欣赏图像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对桂花文化的好奇心。 为了进一步强化图像与文字的融合,我还设计了一系列互动活动,让学生们根据课文描述,亲手绘制他们心中的“桂花雨”场景。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尝试将文字描述转化为视觉语言,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我还鼓励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创作关于《桂花雨》的创意插画,他们需要结合文字内容和自己收集的信息资料,用插画以及讲解的形式讲述关于桂花的故事。这个实践项目不仅检验了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创意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图像与文字的共生共荣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种深度的交互与融合。图像为文字提供了直观的视觉解释,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而文字则为图像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情感内涵,使图像不再仅仅是表面的视觉享受,而是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情感共鸣。最重要的是,这种融合的教学智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信息,有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重塑: 培养学生的图像素养 在经历了“觉醒”与“探索”两个阶段的教学实践后,我深知图像与文字的融合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但也意识到,这仅仅是迈出了培养学生图像素养与深度思考能力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超越表面的视觉吸引,培养他们对图像的批判性解读能力,以及如何在图像与文字的交织中,促进他们进行深度思考。 在教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时,学生们看着“李树多子折枝”的图像,朗读“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我扮演王戎站着一动不动问大家:“王戎究竟有没有动?”请大家结合事情前后变化的场景来讨论。 一名学生说:“王戎动了眼睛,他在观察道边李树。” 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他在动脑,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没人采摘,肯定是苦李。” 另一名学生看着我若有所思地回答说:“他还动了嘴巴,他回答了同伴们的疑问。” 听着学生们一句句充满深度思考的回答,我在想:图像的力量在于它能够瞬间激发思维的火花,挑起语言文字思辨的矛盾,形成对文字背后人物形象的深度理解。但同时,这种直观性和吸引力容易被图像的表象所迷惑,缺乏对图像背后含义的深入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欣赏图像之美,更要引导他们学会质疑图像场景,分析图像所传达的信息是否全面、客观,以及图像可能存在的偏见和诱导。 以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为例,我通过图像与文字的交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历史事件的多重维度,从而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情感共鸣。为了让学生对圆明园有直观的认识,我准备了一系列圆明园的图像资料,包括古代绘画、历史照片以及现代重建的3D模型。在课初我让学生先观察这些图像,提出自己的初步印象和疑问,有的学生惊叹于圆明园的宏伟壮观,有的则被其精致的园林艺术所吸引,而有的学生则会好奇为何如此美丽的园林最终化为废墟。这一环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后续的深度思考打下坚实基础。 在接下来详细讲解课文时,我鼓励学生将图像与文字进行对照阅读,当读到描述圆明园辉煌时期的段落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圆明园的辉煌绘画,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画面,同时比较不同画家对圆明园的描绘与作者的文字描述有何异同。这样的跨媒介分析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细致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当课文转至圆明园被毁的悲惨场景,展示的历史照片则成为强有力的情感触媒,促使学生思考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历史的残酷、文明的脆弱以及战争带来的破坏。此时学生不仅是在学习语文知识,更是在培养一种对历史、对文化的深刻感悟。 在课堂讨论环节,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名为“历史的镜像”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图像与文字在表达历史事件时的差异和互补作用。每个小组选取一幅图像和一段相关文字,分析两者如何共同构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比如一张圆明园大火的照片与描述火灾的文字,两者对比,既带来了视觉冲击,又提供了事件背景,让学生体会到图像与文字相辅相成的重要性。此外我还引入“历史再现”的创意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基于对圆明园的了解,想象自己是一名见证者或参与者,用第一人称写一篇短文,描述圆明园的美丽或毁灭。在写作之前,我让学生们仔细研究图像资料,思考如何通过文字捕捉图像的精髓,同时表达个人情感和历史反思。这项任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技能,更促使他们深入思考历史与个人、图像与文字之间的复杂关系。 培养学生的图像素养与深度思考能力,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图像与文字的融合不仅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图像素养与深度思考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语文知识,更学会了批判性地解读视觉信息,运用语言艺术表达内心世界。这正是语文教育追求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创造力的个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