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强调要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幼儿园教师面对3—6岁这一十分独特的群体,如何真正做到“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呢? 幼儿园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相比,有一些独特的地方。比如,强调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强调生活和游戏的价值、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等。这些独特之处,要求幼儿园教师要更好地领会教育家精神的本质,将教育家精神落实到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每时每刻,落小、落细、落实到幼儿园的每一个育人行为中。 落实到每个幼儿身上。每个幼儿都理应得到公正、公平的关爱。“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意味着每一名幼儿园教师都不能将目光只投向那些自己喜欢的、经常表现出“哇”时刻的幼儿身上。教育工作者目光不能总是盯着花园里耀眼的牡丹花,而要更多投向墙角处不起眼的苔花。每个幼儿未来都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强盛所需的人才,每一名幼儿园教师都应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如果幼儿园教师不能将目光投向“墙角”,不能将教育家精神落实到每个幼儿身上,就没有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落实到教师的一言一行中。3—6岁幼儿的特点之一,就是好模仿,通过模仿来学习、成长。“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意味着每一名幼儿园教师都应注意自己的榜样、表率作用。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教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是最好的育人。如果幼儿园教师自己说一套做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只有“言教”没有“身教”,就不能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落实到每一次纠纷解决、矛盾化解中。幼儿渴望长大,参加集体活动,融入社会生活,其中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打交道,也难免产生纠纷、矛盾。“启智润心、因材施教”,意味着幼儿园教师不能回避纠纷、害怕矛盾,而是应该通过幼儿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活动,了解幼儿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更指的是类型、风格、精神世界的差异。了解幼儿的差异才能真正进入幼儿的内心世界、读懂幼儿,并通过这些纠纷、矛盾的分析、解决,既让幼儿体验到活泼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也让幼儿体验到公正、平等、友善、诚信的价值观。如果幼儿园教师不能妥善处理看似微小的纠纷、矛盾,就很难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落实到教师自己的每一次学习、教研、课题中。幼儿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必须参与园本教研,方能不断成长;必须在一个个课题研究中,实现自己的卓越。“勤学笃行、求是创新”,意味着幼儿园教师必须正视教育情境的不确定性、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积极应对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挑战。每一名幼儿园教师,都是儿童研究者;每一个班级,都是一个儿童研究中心;每一所幼儿园,都是一个儿童研究院。幼儿园教师如果不爱学习、不敢创新、不做研究,就没有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落实到吃喝拉撒睡的每一个生活环节中。对幼儿来说,一日生活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来园、离园、吃饭、喝水、如厕、洗手、午睡等活动构成的。对幼儿园教师来说,一日生活中的吃喝拉撒睡,都要保教结合。“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意味着幼儿园教师要像妈妈一样,无条件地爱幼儿,发自内心地爱幼儿;意味着既要精心呵护和照顾幼儿,又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生活中这些琐碎小事,正是幼儿园教师仁爱、大爱的体现。如果幼儿园教师不能发自内心地关心幼儿的生活,就很难说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落实到对每一个游戏的引领上。对幼儿来说,游戏非常重要;对教育来说,引领才能育人。“胸怀天下、以文化人”,意味着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游戏时,不能只是抱着“玩就行”“玩就好”的放任心态,而应有宽阔的视野和育人追求。幼儿园教师应站在国家、人类的高度,加强对错误价值导向行为的引导,使幼儿在游戏中玩出水平、玩出智慧、玩出品德,实现“化人”的目的。如果幼儿园教师一味放任游戏而不引领幼儿,就很难说树立了“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广大幼儿园教师应“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这不只是文本、口号,必须入脑、入心,并进一步转化为日常行动。每一名幼儿园教师都应积极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有教育家精神的育人行为多了,穿成线、织成网,弘扬教育家精神也就落地了,幼儿园保教质量也就提高了。 (作者单位系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