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职教周刊·院校实践
2024-10-22 星期二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 建强教师创新团队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软件技术国家级别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始终坚持以教育家精神引领,以“统一思想、分工协作、共同发展”为理念,创新实践并持续优化“三对接、四协同、五提升”团队建设模式,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聚焦国家战略 培养高素质人才

  首先,团队聚焦国家战略,深耕高水平专业建设。通过围绕制造强国、江苏省1650先进制造业体系、淮安市“7+3”产业布局,深化“素养引领、项目驱动、多维培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对接技术融合新背景下培养复合型IT人才的现实要求。团队近5年来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校企合作联合开发《JavaWeb应用开发》《云计算中心运维服务》等5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参与国家教育部门工业软件开发、电子产品制造技术等5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研制,为国家“智造”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其次,团队针对教师队伍建设、教材体系完善、教学方法创新等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与探索,为提高课堂教学质效,有效培养职业能力,团队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探索以模块化、项目化、情境化为主的课堂革命,打造高质量职教课堂。基于全人教育的理念,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发挥全国数字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单位优势,紧贴产业发展前沿育人。近5年,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1项,“蓝桥杯”软件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建设教学资源 深化国际合作

  团队利用名师工作室、人生导师、创新工坊、第二课堂、众创园等平台机制,构建“学校+省市+国家”技能竞赛训练体系,大范围开展校级技能竞赛,选拔骨干力量组建覆盖各种技能方向的竞赛梯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将竞赛项目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建立竞赛学分置换和师生奖励机制,实现课程教学与技能竞赛的相互助力。学生创新创业和技能竞赛机制健全、成绩突出,获批国家级别大学生众创园。近5年来,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教师获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团队建成江苏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精准聚焦教学标准海外输出,精准服务“一带一路”中资企业,精准助力本土化人才培养。建成双语课程5门,已培养海外留学生62名;2022年与泰国格乐大学共建“郑和学院”,开展学生互换、资源共建共享等合作,输出软件技术专业标准,团队负责人受聘该校客座教授;与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多媒体大学等5所海外高校签订校际合作备忘录,在中外合作办学、师生互访等方面开展合作,传播育人经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走出去”企业培养本土化人才,与中国通信服务有限公司海外分公司合作,在泰国、越南等国家开展技能培训,累计培训350人次。

  开展社会服务 落实科教融汇

  团队一方面加强企业需求对接,成立相应课题产学研联合攻关组,通过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建设各类技术研发集成平台。近5年,围绕不同前沿技术领域,建成软件测试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6个省级以上科研集成平台,有效促进专业与行业技术资源融合,解决工程实践问题。博士领衔,积极开展前沿技术研究,获批国家教育部门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8项、发明专利6项,发表论文30篇。同时,围绕制造业“智改数转”和智慧农业等应用领域,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通过横向课题、科技成果转化等多种服务方式累计服务企业25家,通过开展行业企业技术培训,承担职业院校国培、省培项目和信息化应用推广培训等活动,开展培训13项,培训6587人次;发挥软件技术专业优势,开展东西部对口支援帮扶、科技下乡、乡村振兴科技项目等活动8项。团队成员带头发挥职业教育在民族团结进步中的突出作用,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和儿童福利院捐赠爱心物资,联合举办“海棠花高原行”等公益项目活动,成立“海棠花高原行”爱心奖学金,努力打造东西协作跨区域育人帮扶体系样板。

  学校聚焦“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力素质,建立校企互聘互认、共享共建、双向流动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团队能力的整体提升。通过建成一支师德师风高尚、“双师”素质过硬、协同能力突出、教学水平高超、创新成效显著、具有国际影响和引领作用的一流教师创新团队。未来,团队将继续助推创新能力与特长发展,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徐义晗 苏红艳)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职教周刊·院校实践 06以教育家精神引领 建强教师创新团队 徐义晗 苏红艳2024-10-22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2 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