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县域幼儿园的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及小城镇地区幼儿的成长与幸福。近年来,吉林省舒兰市幼儿园在特色驱动、团队建设与文化铸魂三个维度上进行实践探索,为县域幼儿园实现从薄弱到优质的转变提供借鉴与启示。 特色驱动:塑造独特优势,激活发展潜力 在县域幼儿园资源有限、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特色发展成为破局的关键。舒兰市幼儿园以陶艺为突破口,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教育创新之路。 1.陶艺教育的深耕细作 自2014年起,舒兰市幼儿园敏锐地捕捉到幼儿对泥巴的天然喜爱,于是将陶艺引入日常教学。从超轻黏土起步,逐步引导幼儿深入探索陶土、瓷土的奥秘。通过研发与实施“幼儿陶艺制瓷流水线”课程,幼儿不仅掌握了制陶技艺,更在摔泥、拉坯、注浆、烧制等实践环节中深刻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创造的乐趣。陶艺特色活动丰富了园区的活动内容,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浓厚兴趣与热爱。 2.陶艺带动“五艺”并进 陶艺特色课程如星火燎原,促进幼儿在健康、社会、科学、语言和艺术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围绕“修身、启智、养德、尚美、求真”的育人目标,舒兰市幼儿园创新性地构建了“五艺”流水线游戏课程体系。各课程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幼儿陶艺制瓷流水线”锤炼了幼儿的十大核心能力;“体艺童子军流水线”锻炼了幼儿的坚韧性与灵活性;“言艺绘本剧流水线”激发了幼儿的语言表达与表演天赋;“活艺‘SPT’小兵12记”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塑造了幼儿的品德与人格;“奇艺三适(适时、适式、适度)探索流水线”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系列课程的实施,彰显了舒兰市幼儿园的特色魅力。 团队建设:凝聚发展合力,激发教师潜能 教师团队是幼儿园发展的核心力量。舒兰市幼儿园通过分层团建、科研引领等举措,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幼儿园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1.分层团建:激发团队活力 针对教师队伍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通过“教师兵团”的打造实施了分层团建策略。根据教师的年龄、职称、专业特长等因素,将教师分为“领兵、精兵、新兵、老兵”等不同层次,以量身定制的团建活动激发各层次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从拓展训练到教学研讨,从技能比赛到成果展示,每一次团建活动都是对教师团队凝聚力与专业能力的双重提升。 2.科研引领:提升团队素质 科研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四式”园本主题研修是舒兰市幼儿园科研引领的一大亮点。通过组建“战团式”研修组、设计“分解式”网络主题、开启“五线式”点穴学习及实施“切入式”对点探究4个环节,形成了一套系统、高效的研修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打破了传统研修模式的束缚,也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化铸魂:构建精神家园,凝聚核心力量 文化是一所幼儿园的灵魂与根基。舒兰市幼儿园通过构建独具特色的园所文化,为幼儿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1.“五叶树文化”:根植于心,引领前行 舒兰市幼儿园以“多元、灵动”为核心精心孕育了“五叶树文化”,对艺术课程、健康课程、语言课程、社会课程、科学课程五大类课程进行整合,将其描绘成一棵“五叶树”的形象。“五叶树”不仅是“寻本向真 育善向美”本真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更是全体教职工共同的精神“图腾”。幼儿园聚焦象征多元发展、枝繁叶茂的“五叶树”,通过“五叶树”文化节、绘本剧、《神奇的五叶树》著作等多维传播方式,深深植根于每位教职工心中,成为推动幼儿园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2.环境文化:寓教于景,润物无声 环境是文化的载体,舒兰市幼儿园充分利用园区环境,精心打造“陶乐源”“五叶小镇”等特色区域,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既富有教育意义又充满趣味的成长空间。这些区域不仅满足了幼儿游戏学习的需求,更在无形中传递了“五叶树文化”的精髓,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同时,幼儿园还注重家园共育环境的建设,通过家长助园、家长督园等一系列开放活动,共同为幼儿营造温馨和谐的教育氛围。 从薄弱到优质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与探索。舒兰市幼儿园通过特色驱动、团队建设与文化铸魂等举措,成功实现生源大幅增长,还成为教育部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的教学实践基地。 展望未来,舒兰市幼儿园将继续秉持本真教育理念,深化特色发展,加强团队建设,传承和弘扬“五叶树文化”,在追求卓越的路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共绘县域学前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吉林省舒兰市幼儿园园长 王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