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深化在线课程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吴虹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职业教育从昔日追求规模扩张向如今提高质量转变,课程建设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一环,对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能力起到关键作用。江苏医药职业学院紧随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抢抓国家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机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深化在线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职业教育

    构建数字化资源体系,满足学生泛在化、个性化学习需求

    学校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改革为重点,以专业资源库和课程等数字化资源建设为抓手,通过平台建设、数据支撑、网络互联,打造移动泛在、面向人人、满足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新生态。

    一是加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由政府机构、行业、企业、院校、医院等多渠道提供资源,形成“课程、微课、素材”三中心,“专业园地、仿真资源、社会服务、技能培训”四模块,依托慕课学院、职教云、智慧职教平台,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以药学、康复治疗技术两个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应用为标杆,加强与行业、医院、企业专家的合作,立项建设了7个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推进资源共建共享。二是实施苏医职教“金课”建设工程,结合课程建设基础,分层定位国家、省、校三级目标,打造“国家—省—校”三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体系,不断优化升级、层层攀升,满足了线上线下互动教学的需求。三是校企合作开发对接行业新技术、新标准、新业态发展的新形态教材,积极响应打造“一书一课一空间”新形态一体化样板教材。四是开发虚拟仿真课程资源,打造基于“智慧科技+医学教育”的“智慧医教空间”,将医院真实情境嵌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企业合作研发3D动作捕捉及混合现实的护理培训与评估系统,开发急救与老年虚拟现实系统,实现校院互联互通和实时同步远程融合教学,数字化教学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学校依托医教联合体育人平台,全面推进“医教融合,一体双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校院融合、团队混编、资源共享”促进校院教师的双向交流,打破专业学科壁垒,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组建融专任教师、临床专家和信息技术人员为一体的混编教学创新团队,以“一流课程”建设为目标,构建模块化结构课程,建设课程资源,提升教师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能力。积极探索学生利用智能终端进行有效学习的方式,出台《关于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的认定与支持办法》,鼓励教师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延伸课堂教学时空,推广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推动全校性的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线上+线下”课堂教学新常态,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切实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助力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完善管理制度和平台保障,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学校制定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实施办法》《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经费资助及使用管理办法》《考试管理工作规定》等文件,保证上线课程质量,保障和激励教师团队及课程建设,规范学生行为主体责任、严肃纪律要求;制定了《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教育教学督导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健全网络安全保障,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强化制度保障,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支撑,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的管理方法,在全校范围内对22个专业、779门课程进行诊断与改进工作,发布专业、课程诊断与改进质量报告,实现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全面推进课堂革命,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学生综合素质高。累计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1项、全国各行指委学生技能大赛一等奖46项,居全国卫生高职院校前列。二是课程建设取得新成果。联合主持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2个,主持国家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26门,在国内知名慕课平台上线慕课40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5门。入选“十三五”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4部、省规划(含重点)教材15部,首批“十四五”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6部、省规划教材7部。三是教师发展更卓越。入选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获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江苏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5项。“课堂教育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全面推进课堂革命”入选2021年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学历继续教育

    强化课程建设与选用管理,确保在线课程的高质量运行

    学校于2020年启动学历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建立专科教学管理专用平台,制定网络课程的立项申报与评审制度,所有建设的网络课程资源在上线使用前都需要经过专家的严格评审,验收合格才可以正式投入使用,有效保障了在线开放课程的高质量运行。目前已成功建设成人专科在线开放课程65门,涵盖了临床医学、护理、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药学与中药学5个专业的核心课程。

    加强课程教学服务与管理,提升在线课程的学习效果

    一是进一步强化班主任的学生管理职责。班主任通过查询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学习数据,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思想动员与督促提醒等方式,促进学生落实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规划与进度。二是开设在线开放课程的同步辅导课,为学生答疑解惑与交流指导,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三是加强对直播辅导课的教学督导,通过超星教学大数据监控平台实时监测学生到课率、直播时长以及互动频次等情况,形成线上教学督导报告并反馈给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诊改,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重视分类考核与过程性考核,保证在线课程的考试纪律与权威

    一是根据在线开放课程的不同类型确定不同的考核方式,同时加大过程性考核的比重。二是利用人脸识别与人像抓拍等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化监考,防止学生出现替考等作弊行为。考前人脸识别失败的学生将无法进入考试系统。考试过程中,系统会自动对比学生的学籍照片与随机抓拍的人脸图像,对比有重大嫌疑的系统会发出预警并提醒监考人员进行线下复核处理。人工直播监考与人工智能监测的有效配合,优化了在线开放课程的考核方式,有效保证了考试的纪律性与权威性。

    (吴虹)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